東南網三明2月5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陳靜 熊明歡 黃曉君)疫情危急時刻,總會有人沖在第一線,為群眾扛起希望。他是人民警察,他也是人民警察,她是醫護人員,他們是特殊的“醫警”家庭。逆“疫”而行,攜手并肩,他們戰斗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用堅守、用愛、用使命和責任,上演“最美”逆行。 “一家人”拼出“萬家安” ![]() 2月3日,天剛蒙蒙亮,在泰寧高速卡口,一個戴著口罩的年輕警察與衛健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認真對入泰人員進行體溫監測。這位一絲不茍的年輕警察叫劉斯博,除了高速卡口,他還負責對泰寧動車站人員的體溫指標監測和對來自疫區的重點車輛進行排查。 劉斯博已經在崗位上忙碌了多日。 除夕那天,他剛從單位回到幾百公里外的老家安溪,準備好好陪父母過個春節。大年初二一大早,他接到單位指令,為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必須立即結束休假盡快返回泰寧上班。半個小時后,他已經匆忙拎起行李箱沖出家門,準備趕動車返回崗位。 老家安溪離泉州動車站還有一段距離,送劉斯博去動車站的任務落到了父親劉國吉的肩上。其實,劉國吉也在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而忙碌——他是安溪縣公安局參內派出所的社區民警。為了讓兒子能及時趕回單位,劉國吉無奈中向單位領導請了兩個小時的假。 車子在高速路上飛快奔馳。一路上,劉斯博和劉國吉沒有一句交流。他們都是警察,這危難之時,也根本沒有必要再說什么。 ![]() 把兒子送到動車站后,劉國吉一刻也沒敢耽誤,調頭就往屬于他自己的“戰場”回趕。春節前夕,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劉國吉單位就已啟動了戰時機制,民警、輔警全員上崗,確保城市安全穩定。劉國吉今年54歲了,為了及時做好入戶訪查和社區基礎摸排工作,整個春節期間,他吃住都在單位,一個晚上也沒有在家呆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此行再回數百里之外的單位,劉斯博不知道何時能再回家,望著在站門口向自己揮手的父親,他也揮了揮手,不禁有些傷感。過于匆忙,劉斯博甚至忘記了向同樣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母親做個道別。 ![]() 劉斯博的母親劉媽媽是一名醫護工作者,為防控疫情,早在春節前一周,就已晝夜不停的奮斗在臨床疫情防控戰線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就在兒子接到單位指令到離家的半個小時里,劉媽媽所在的醫院向全院醫護人員征集報名赴武漢醫療救治后備隊,以作為援助武漢的后備梯隊醫療力量,今年已50歲的劉媽媽毫不猶豫地的在報名表上寫下了她自己的名字。 劉斯博說:“父母都是老黨員,是我的榜樣,他們雖上了年紀,但在國家需要之時,他們毫不退縮,義無反顧的投入與前線疫魔的斗爭當中,他們的敬業與情懷激勵著我懷著堅定的信念勇敢的站在疫情阻擊站場上。我也是入黨積極分子,我把這次抗擊疫情作為一次對我考驗!” ![]() 雖身在崗位無法團聚,但這一家三口的心卻相約共同“逆行”。他們通過微信和電話互相加油鼓勁。正月初六的晚上,一家子在各自的戰場上忙碌的身影湊巧的被戰友同事們記錄了下來,他們把照片發給彼此,互相鼓勵,堅定信心,爭取早日取得勝利。 抗擊疫魔使命在肩,堅守崗位“合”照團圓,這個小家同時奮斗在抗擊疫情戰線的畫面,折射出了醫務工作者與人民警察最溫馨和諧的新春全家福!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