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2月6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陳杰 嚴士冬)2月2日一大早,朱友繁匆匆吃了早飯,就走出家門,和其他6名青年志愿者一起開始工作。他們今天的任務是巡查廣場、菜市場等公共場所,對部分人員和攤販放松警惕的現象進行勸導。 宣傳勸導、募款捐資、請戰沖鋒、嚴防死守……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考驗,尤溪縣涌現出黨員先鋒隊、青年團志愿者、青年突擊隊等一支支奔走前線的志愿隊伍,他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火墻"。 ![]() 爭當抗疫志愿者 朱友繁正是這些志愿者中的一員。作為尤溪縣第七中學醫務室的一名醫生,他一直熱心志愿服務,1月29日,當他看到尤溪團縣委成立縣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務隊的招募令時,他毫不猶豫地報名了。談及為什么要冒著風險,成為一名疫情防護志愿者,朱友繁這樣回答:"父親就是表率,他作為一名鄉村醫生,目前也正忙于武漢返鄉村民的健康監測工作,我們都想出一份力。" "不僅是我們,有越來越多志愿者參與進來。"尤溪團縣委書記陳思告訴記者,借助志愿者平臺,尤溪企協理事何樂偉向"抗擊疫情,希望同行--希望工程特別行動"捐贈1萬元人民幣;還有縣青企協、愛心商家等為醫護人員、一線卡點工作人員捐贈護目鏡、口罩等醫用物資和飲料、水果等,溫暖疫情防控一線。 在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的號召下,尤溪縣各文明單位的154名志愿者分成13支隊伍走進城關鎮和西城鎮的13個社區,正式投入工作。他們奔走在小區院落,有效地緩解了社區防控人手不足的問題。 城關鎮西門小區流動人口較多,人員居住密集,疫情防控工作嚴峻。"今年的春節,我們社區的工作人員一直很繁忙,好在現在有共建單位的12名志愿者幫忙,可以相對輕松些。"西門社區書記池毓棣說,志愿者主要根據社區的具體需求,配合社區群防群治,比如,對商鋪、人員的防控知識宣傳勸導,配合做居家觀察人員的監測管理幫助等工作。 ![]() 服務群眾暖民心 鄉鎮、村基層一線,正是許許多多的基層黨員志愿者防控疫情的主戰場。他們日夜值班、挨家摸排走訪、全方位服務引領。 正月初二,西濱鎮政府辦黨員王家源,就已回到工作崗位。1月27日,得知縣里要求在西濱鎮大排高速口設置卡點,他連夜安排制作指引牌,第二天一早緊急搭設電線、帳篷、攔車桿等設備物資,在全縣率先完成卡點設置。 西濱集鎮人口密集,且返鄉人員多,需要設置一個留置觀察點。1月29日,會議討論后,鎮里決定將離居民區較遠的敬老院騰出作為留置觀察點,并騰出一棟職工宿舍給敬老院的老人暫住。 要安頓好老人、添置新床、打掃消毒等,事情繁雜,但只有3名保潔人員,時間緊。"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需要大家參與進來。"王家源在手機里發出消息,片刻后,甘毅、林杰、林智泉、傅麗萍等18名干部報名接龍。 當天,大家加班加點,在兩棟大樓里清理出建筑垃圾3車、生活垃圾3車,整理出23個房間、21個床位,僅用8個小時就規范完成留觀點設置任務。"除有親人在當地的老人暫時送回去外,當晚10時,其他老人全部順利入住宿舍。"王家源說,鎮政府食堂每天都會送去熱飯熱菜,讓他們安心住下。 在這次鄉鎮防疫宣傳全覆蓋,少不了穿梭在鄉間路上的移動小喇叭。 "我們兩個小時輪班一次,我今天排班從12時到下午2時。"韓秀瓊是西濱鎮監察室主任,同時她加入鎮上文明勸導員的行列,連日來,西濱全鎮170多個文明勸導員帶上移動小喇叭奔走在各個街區,悉心勸導聚集群眾少出門、不辦紅白喜事等。 韓秀瓊介紹,監察和服務武漢返鄉人員也是他們的工作之一,通過微信群,他們每天早晚進行人員體溫情況監測,幫助代買生活用品,及時消除疑慮做好辟謠工作等,她說:"我們做好工作,群眾配合度才高,隔離期一過我們還在他們家門口貼上感謝信!這樣大家都安心。" 家在西濱鎮的武漢返鄉人員小鄭雖然在居家隔離期間出不了家門,但這里的工作人員讓她覺得很暖心,她說:"前兩天孩子的輔食吃完了,我在群里一說,很快,就有人幫我買來了,解了燃眉之急,也讓我們充分感覺到了被關懷與被尊重。"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