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夕陽的照射下,一條條鋼纜金光燦燦,三元區臺江懸索橋像一把矗立在沙溪河之上的巨大豎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曹建平創作的攝影作品《橋韻》,在全國9萬多幅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首屆錦繡中華(金鼎獎)全國風光攝影大賽銀獎。 曹建平是三明知名的攝影家,近幾年,他拍攝三明的人文、風光照片常能在各種攝影大賽上獲獎、入選,是攝影界獲獎專業戶。 “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舍近求遠,但我卻覺得三明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風景和人文題材可拍攝。熟悉的環境,多下功夫也能拍出好作品。”這是曹建平的獲獎體會。 ![]() ![]() “空中視角”帶來不一樣的畫面 弧形的主塔、斜拉的鋼絲,造型新穎的三元區臺江大橋,是三明市區的“網紅”橋,不少攝影發燒友都到這里拍攝過。 這座“網紅”橋,曹建平先后拍攝過幾次,但他都不滿意。 2019年9月的一天傍晚,曹建平帶上無人機,備足了電池,去拍攝臺江大橋。他在橋邊升起了無人機,發現夕陽下的大橋。深綠色的河水映襯著金色的鋼纜和橋身,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他操縱著無人機在空中飛來飛去選擇不同的角度,側拍、橫拍、垂直俯拍,這次的“空中視角”帶來不一樣畫面。經過電腦后期制作處理,《橋韻》作品就誕生了。 曹建平說:“三明的一個小景,能在全國風光大賽中獲獎,非常難得,我們在拍攝中,要運用復雜多變的場面,調動鏡頭角度,交替地使用各種不同的景別和構圖,使作品的表現更有藝術感染力。” ![]() ![]() 起死回生的“廢片”斬獲國展大獎 小狗瞇著眼睛,戴著耳機,陶醉在音樂的世界里……2019年8月,曹建平的攝影作品《天籟之音》榮獲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創意和商業類單幅評委會推薦作品,這是多少攝影人夢寐以求的大獎。 “這是一張廢片,經過再創作后起死回生了。”曹建平說。去年,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征稿,一位好友提醒他:“你的一只小狗照片表情非常好,要記得投稿。” 原來,2017年9月30日,清流縣長校村舉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十番鑼鼓表演,在李氏大宗祠的古戲臺上,樂隊演員做表演前準備工作,這時,一只大黃狗就像明星一樣若無其事地蹲在戲臺中央,東看看、西看看,十分搶戲。 曹建平眼前一亮,拿起相機狂拍,照片以瞇著眼睛的大黃狗為主體,樂隊表演成為它的陪襯,畫面趣味性十足。他把照片轉發到朋友群,獲得大家好評。但在幾次影賽中,這張照片卻石沉大海,之后被他漸漸遺忘。 備戰國展,曹建平想起一年前的這照片,他仔細研究國展征稿要求,決定從廣告創意類突破,讓作品重獲生命。他苦思冥想,在國展截稿的最后一天,從一張漫畫中獲得靈感,讓小狗戴著耳機,做耳機的廣告片是不錯的創意。 他立刻上街尋找合適的耳機,電腦城一位老板很支持,調來一臺一千多元的高檔耳機,他拍下耳機素材后,在家開始電腦后期創作,對狗和耳機進行脫底合成。畫面對角線構圖,簡潔的暖色調背景,用后期把直立的狗進行扭腰,增強動感:小狗面部所展現出來飄飄欲仙的表情,將觀眾帶進了一個充滿美妙音樂的境地。 國展評委崔小曼點評:“優秀的廣告創意,不但需要獨特創意和巧妙構思,同樣需要通過個性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來吸引觀眾,從而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天籟之音》中的狗十分通達人性,聽力又十分敏感,這個創意充分又不過于夸張地抬高了‘耳機’的魅力。” ![]() 家庭熏陶走上攝影之路 在父親的熏陶下,曹建平走上攝影之路。1974年,曹建平在三元區莘口鎮后溪村插隊當知青,他在知青點為大家拍生活照。 1978年,曹建平被選調到重機廠精工車間當技術工人,熱愛攝影的他,用1年多的工資積蓄共100多元錢買了臺雙鏡頭海鷗相機,這可是當年的奢侈品,通過批條在五交化商場才能買到。出黑板報、寫稿件、拍照片,多才多藝的曹建平幾年后被調到廠辦宣傳科工作。 一次三明影展,曹建平結識了林年華等攝影界前輩,影友們在一起交流,點燃了他的攝影熱情。他在辦公樓的樓梯下建個簡易暗房,自己沖洗黑白照片,從過去的拍生活照,轉向了藝術創作和新聞報道。他通過相機,記錄重機廠的發展變化,新聞照片在《福建日報》《三明日報》等報刊雜志上刊登,并成為優秀通訊員,他拍攝的重機廠幼兒園的《幼兒小天地》入選第二屆“可愛的中華”全國攝影大賽,不少作品獲得福建新聞獎。 近年來,曹建平又玩起了水下攝影,成為了“水、陸、空”全能型攝影家。2018年,沙縣建起了水上樂園,如何表現水上樂園呢?曹建平上網買了個防水罩,潛到水里拍攝,套上防水罩的相機看不見取景器,只能在水里盲拍,他泡了一下午,回家瀏覽照片,找到不少好作品,這組《快樂水世界》照片入選了“小吃名城·魅力沙縣”全國攝影大賽。 (三明日報記者 周志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