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三明5月28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許琰 謝美芳)5月26日,在沙縣夏茂鎮長阜村,國網沙縣供電公司施工人員正在加緊進行電纜下地改造工程施工。不到一天時間,七八根電桿已全部拆除完畢。 施工人員正在加緊拆除電桿上變壓器。謝美芳 攝 “以前電線桿上各種線網亂繞,像纏滿‘蜘蛛網’,既不美觀也不安全。現在你看,都找不到電線桿了,路面都開闊了很多。”村民謝香蘭說道。 此次電纜下地改造是今年長阜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對村莊主街電桿落地纜化,進一步提升全村400多戶村民的用電穩定性。今年,長阜村以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為抓手,通過黨建引領,重點開展房前屋后環境整治,建設親水步道及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改造一新的供電設施將為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強的電力保障,讓百姓更有幸福感、獲得感。 正在建設的黨建公園一隅。許琰 攝 “這兩年村子面貌大變樣,新建了公園涼亭,拓寬了道路,想鍛煉還有專門的健身廣場,村民垃圾也不亂丟了,平時傍晚很多周邊村的村民都跑到我們村來玩。”談及村里的變化,今年60多歲的俞和炘如數家珍。 好環境只是第一步,有產業農村才能有活力。 在距離村部約500米處,由閑置學校改造的長阜面干廠已裝修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與調試,投產后可日產本地特色面干400斤。同時,今年村里還注冊成立阜興農特產品合作社,通過與三明市農科院合作,盤活40畝閑置土地,以合作社+村民+企業的形式,引導村民入股種植夏茂傳統花萘,采取采摘體驗和認購種植的形式,進行銷售,預計可實現增收20萬元。 法治公園內的正氣亭。許琰 攝 此外,作為“閩中”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革命基點村,長阜村計劃依托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充分挖掘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與培訓,進一步做大品牌拉動人氣。“下一步,我們村計劃以打造紅色文化為主線,帶動農特產品、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的發展,實現村民村財雙增收。”村黨支部書記林英明滿懷信心地說。 如今漫步在長阜村,處處盡顯鄉村振興發展的勃勃生機。村口黨建公園、傳統民俗游魚雕塑已基本建成,嶄新寬敞的柏油路直通村莊,移步村莊,池塘里的荷花含苞待放,一幢幢青瓦黃墻的農房干凈整潔,門前栽種著各色花草樹木,一幅美麗鄉村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