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三明9月14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文/圖)在三明市大田縣陽春村,一聊起村黨支部書記林樂堅,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村民老林告訴東南網記者:“大哥一回來,村里處處都是變化,尤其是我們家的小孩不用去鎮上上學,方便了不少。”老林口中的大哥,是整村村民對林樂堅的“愛稱”。他說,雖然村里男女老少都這樣叫他,但他仍然像個“小學生”一樣,向村民們討要“農村經驗”。 陽春村村部辦公樓。 2019年9月,林樂堅從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總隊長崗位退休后,在大田縣委的邀請下,回到了家鄉陽春村任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后,林樂堅首先把目標對準了村容村貌,決心先讓村民過上舒心的日子。坂尾位于陽春村水尾處,原本河道狹窄、河灘臟亂、魚塘侵占河道,上任不足兩個月,林樂堅就開始實施環境整治,下重資金拆除廢棄電站,清理河道淤泥、堆積四十余年的陳年垃圾,新建景觀橋…… 現在的水尾處,已經是村民們散步的好去處了。而且村里還成立了一支衛生隊,不但使村里干凈衛生,還幫助村民們增加了經濟收入。 環境整治后,河面倒映出橋亭影子。 環境美了,看著村子多處違章搭建,林樂堅又犯了愁。 整治違章搭建難度大,怎么辦?“工作要想做通,必須懂得村民在顧慮什么,工作方法也很關鍵!”林樂堅告訴記者,在整治中,他和村兩委班子經歷了農民的各種“刁難”,用石頭砸、掄起斧頭來趕…… 在村口,有一座年久的老木頭房子,影響了道路的通行。林樂堅和屋主林樂先夫婦談,但這對夫妻不同意村里的決定。一晚上,林樂堅為這事轉輾反側。次日大清早又跑到這戶人家,獻上了“金點子”,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原來,林樂先夫婦在村里種點農作物,作為主要經濟來源,這木屋用于存放稻草,冬季時用于覆蓋農作物。林樂堅和村兩委班子商量,“如果把林樂先夫婦的收入問題解決,那這座木屋就不必存在了。”他再從村部實際出發,商量決定從村民中選出12名人員,成立一支負責村容村貌的隊伍,主要負責河道和路面的整潔,林樂先夫妻倆納入隊伍管理,夫妻倆每月收入達千元,一舉兩得,大家都贊嘆不已。 小朋友在運動廣場上玩耍。 此外,林樂堅還帶著村班子忙著改善基礎設施和房屋立面改造。村集體出錢,為村民改造水系,為村民建設運動廣場、硬化路面,為120棟裸房進行外墻貼磚、側面拉毛補助。林樂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就裸房外墻裝修而言,村集體給村民補助45元/平米,整套裝修下來,村民只需掏一萬五千元即可。 一年間,陽春村的河道干凈了,障礙物清除了,房屋也變美觀了,就連垃圾堆也變成了公園休閑好去處。林樂堅退休回到家鄉,為村子作了貢獻,陽春村甩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完成了一個貧困村的美麗蝶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