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林清掃村莊 東南網10月2日訊(通訊員 陳啟芳 文/圖) 10月2日早上8點,三明泰寧縣上青鄉崇際村豆腐坊里熱氣騰騰,村民楊美林與黃水英專心制作油漿豆腐,為當天游客預定的豆腐宴忙碌著。 楊美林腿腳略有殘疾,曾經是鄉里的貧困戶,靠做小工維持生計,沒有房屋寄住親戚家里。黃水英是單親媽媽,丈夫去世后一人撫養孩子,生活艱難。崇際村位于泰寧上清溪景區上碼頭,是泰寧縣"五朵金花"旅游專業村之一,也是全國第四批美麗宜居村莊示范村、全省首批鄉村旅游特色村、鄉村振興示點村。許多村民從事旅游相關工作,但對于楊美林與黃水英來說,沒有一技之長,要想搭上旅游"順風車"沒那么簡單。 上青鄉游漿豆腐遠近聞名。村里建起了豆腐文化體驗館,同時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吸納全村貧困戶開展技能培訓。楊美林與黃水英在這里學會了做豆腐的手藝,很快就在豆腐坊里找到了工作。豆腐坊生意火爆,許多游客與市民慕名前來。他們每天凌晨三四點到豆腐坊,做豆腐、游豆腐、炸豆腐……早上七八點完成工作,一個月工資2000余元。 鄉里還聘用楊美林從事保潔公益崗位,月工資1200余元。他做完豆腐就去保潔室拿出掃把簸箕,對村莊進行清掃。"現在上班,一天工作六、七個小時,工作穩定且不要干重活,我非常滿意!"他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工作之余養鴨種西瓜,楊美林不僅脫了貧,還蓋起了新房,生活幸福滋潤。 可容納500人的大食堂 與楊美林一樣,黃水英也在增收路上努力著。她利用崇際村"旅游+"的優勢,不僅當制豆腐師傅,還在豆腐坊做服務員,工資2000余元。同時,閑暇的她兼職當上清溪排工,自家還有竹林田地,生活忙碌充實。 黃水英嫻熟地在油鍋里炸制豆腐,楊美林將一塊塊炸好的豆腐碼在盤里,用推車推到倉庫備用。油香四溢,他們微笑著忙碌,笑臉里飽含滿足與期許。 與此同時,村民肖耀忠一間間巡查民宿,看各項工作是否準備到位。60余位學生的寫生隊伍即將到來,之后還有一批200余人的大隊伍,吃、住都在民宿,工作馬虎不得。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秀美的山水自然風光,使泰寧成為寫生基地建設的絕佳場所。泰寧出臺多項激勵措施和政策,打造全域化寫生基地,推動旅游轉型升級。肖耀忠深知家鄉上青景色秀美,特色人文、古村落散布,條件得天獨厚,是寫生創作的好地方,然而由于民宿零星、接待能力不夠,寫生團隊每天都要往返于縣城與村莊之間,很不方便。 游客在龍鱗壩游玩 怎樣才能實現"雙贏",方便師生的同時,讓村民獲益?去年,肖耀忠與合作人投資200余萬元,租用了18幢村民的閑置房屋進行重新裝修,設置床位226個,并新建了可容納500人的大食堂及休閑吧等配套設施,形成規模化接待中心,整體提高了崇際村的接待能力。提供民宿的村民,頭五年每年可獲得一萬元左右的租金收入,第六年開始,不但有租金收入還可因房屋入股獲得分紅。 上青鄉寫生基地目前已與全國近40所高校對接。去年,肖耀忠的"龍躍部落民宿"接待寫生團隊3.2萬余人次、散客七八千人。他對民宿發展充滿信心,準備再租用3幢民舍擴大規模。 民宿外,游客漸漸多了起來,有的在"網紅"景點龍鱗壩上嬉戲,笑聲自矴步間傾瀉,濺起疊疊水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