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拆解的摩托車 三明日報記者 陳雪珍 通訊員 陳 綸 文/圖 近期, 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發布了《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資質認定、行業監管到環保審核等進行了規范。實施細則中兩大焦點備受關注,一是取消了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的總量規劃控制,二是允許“五大總成”(汽車發動機、方向盤、變速器、前后橋和車架)循環利用。 這讓不少人看到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認為報廢車行業的春天來了。報廢機動車市場究竟有多大?利潤有多少?記者走訪我市一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一探究竟。 位于三元區的荊東拆解場 規范回收循環利用 10月16日,位于三元區的荊東拆解場內,一輛待報廢的汽車被運回來,它即將經歷一個完整且不太復雜的報廢過程:稱重—合法性審查—開具報廢回收證明并交付車主殘值費—登錄公安相關系統辦理車輛注銷手續—拆解。 在拆解車間里,數輛報廢汽車正在經歷拆解過程,幾名工人利索地取出蓄電池和各種廢油液等危險廢物。隨后,在破碎車間,大型設備對報廢車進行切割、破碎,機聲隆隆。最后,工人對汽車按照不同材質、規格分別進行精細化拆解打包處理后分類存儲。報廢車門窗鋁、廢不銹鋼、有色雜物、廢電線等不同材質的零部件、廢料,將以不同回收價格被當作再生資源原料賣出去。 據三明市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吳文忠介紹,企業建立報廢機動車回收臺賬,如實記錄每輛車的信息和流向,并錄入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系統。通過信息化管理實現“五大總成”去向可追溯,規范報廢機動車回收循環利用。 被拆解歸類的“五大總成” 企業回收利潤薄 業內有人戲稱機動車報廢是“論斤賣”。對于報廢車輛的回收,主要就是將其拆解壓扁后作為廢鋼進行銷售。采訪中,回收公司出示了一份統計報表顯示,根據車型測算汽車本身鋼鐵含量,其中轎車[排量1.0以下(含1.0) ]800元/輛;轎車[排量1.1-1.5 (含1.5) ]1200元/輛;轎車(排量1.6) 1500元/輛;轎車(排量1.7以上) 1700元/輛;微型客貨車1000元/輛;輕型貨車1200元/噸;皮卡車1800元/輛;三輪摩托車100元/輛;二輪摩托車(125) 60元/輛 ;二輪摩托車(助力) 50元/輛。 “按照市場價格,一輛家用轎車的回收價格是800元到1700元不等?!眳俏闹姨寡裕厥找惠v報廢轎車的利潤也就幾百元,現在行業面臨不盈利的現狀。 回收公司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2月11日,三明市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客車回收價格不高于1200元/噸,三鋼閩光2020年廢鋼鐵掛牌價格中關于統料型廢鋼的價格是2400元/噸(含稅),扣除稅收、雜質率及人工拆解成本費等,從客車拆解下來的每噸統料型廢鋼,總體盈利也就400多元,而其中還不包含管理人員工資、房租、設備折舊等費用。 不僅如此,從9月8日起最新執行的三明市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報廢汽車回收價格表上看,部分車型回收價格大幅上漲,比如客車從原來的1200元/噸漲到現在的1700元/噸。這就意味著企業面臨“收車虧本,不收車工人沒事干也虧本”的尷尬境地。 企業回收利潤薄,但車主并不“買賬”。生活中,不乏車主因報廢補貼少,主動報廢車輛的積極性不高,直接將車輛丟在路邊不管,讓其成為“僵尸車”的現象。記者隨訪多位車主表示,一輛以數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買回來的汽車,報廢后卻只能賣到1000多元,很不劃算。 投資入行需謹慎 取消了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的總量控制和允許“五大總成”交易利用,很多人以為是一塊唾手可得的巨大市場蛋糕。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簡單。熱潮之下,回收公司擔心:如果大眾對政策片面解讀,盲目進入這個市場,大家都得吃苦頭。 “再制造‘五大總成’成本遠遠高于制造一個新的‘五大總成’。”回收公司負責人坦言,真實情況是:《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一年多來,沒有一家再制造企業來收購“五大總成”,幾乎全都是按照廢鋼廢鐵賣了。雖然報廢汽車發動機等部件的再制造可以達到循環利用的目的,但再制造很難形成足夠的規模,贏利點較小。 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市場和各地汽車保有量有很大的關聯,三明地區是山區,機動車總量有限,回收量低,而且現在新的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技術規范對回收拆解企業的要求比原來更高得多,企業投資強度大、成本回收周期長,如果企業扎堆入行,必將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目前我市有資質的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只有1家,即三明市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公司下轄9個縣(市)分支機構。由于省內其他地市企業常到我市違規高價搶收車輛,本地回收企業面臨著“吃不飽”的問題。 近幾年來,由于全省各地市審批條件不統一,涌現大量新批報廢汽車回收企業,2016年至2017年,全省企業數從11家暴增至46家,導致報廢汽車回收市場秩序混亂。在現實中,不乏全省異地高價收車,產生惡性競爭的現象。此外,很多機動車修理廠收購報廢汽車,從異地開具報廢證明后(車輛未開到出具報廢單的拆解場),私自拆解、售賣廢汽車零部件。 “非法報廢機動車,害處很多?!被厥展矩撠熑苏f,利益驅動下,報廢車流入黑市,不僅可能導致環境污染,還會威脅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比如,報廢車輛非法拆解過程中,廢油廢液一旦在違規拆解中滲入地下,這片土壤將無法復耕;蓄電池、安全氣囊、新能源動力電池等的不合理處置都會產生對人體和生態環境有害的物質。此外,報廢車的“五大總成”在非法拆解環節如果重新流回市場,通過非法拼裝重新上路,無疑將成為行車安全的重大隱患,同時也會給車主帶來違法風險。 業內人士建議,福建省應盡快出臺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實施辦法,確保各地市有序實施。再由福建省再生資源行業協會制定全省統一的報廢汽車回收指導價格,避免行業惡性競爭,同時,統一制訂全省報廢車輛招投標的行業公約,避免發生地方保護主義的現象。公安交警部門要規范本省各地市營運車輛的報廢規定,除了交通肇事或故障損毀以外的營運車輛,必須交售車籍地包車回收企業,由車籍地交警驗車報廢和注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