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全幸雅 方煒杭) “這一組組血色數字,它不是簡單的人數和力量上的對比,而是偉大精神、革命意志、必勝信念的生動體現,這就是三明的紅色精神,這就是風展紅旗如畫的豪邁!”日前,將樂國家女子水球訓練基地迎來“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團的首場宣講。臺上,宣講員激情昂揚,臺下,運動健兒的掌聲經久不息。 “紅色故事宣講讓我對三明革命歷史、紅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被三明革命先烈的故事和精神深深打動。我將竭力弘揚紅色精神、奧運精神,刻苦訓練,為國爭光。”中國女子水球隊隊員董文鑫動情地說道。 三明,作為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紅色文化內涵豐富,紅色歷史源遠流長。 當年3萬多三明子弟參加紅軍,到達陜北的三明籍紅軍戰士僅幸存76人,在冊革命烈士6610人,許多烈士連名字都沒能留下。在這片紅土地上,革命戰士們用生命鑄就的精神豐碑屹立不朽,用血淚書寫的革命故事可歌可泣。 為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2019年5月,三明組織開展“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比賽2544場(次),從16447名參賽選手中選拔出包括烈士后代、機關干部、人民教師、文化工作者、國企職工等在內的17名優秀紅色三明故事宣講人,組建宣講團,晉京赴省開展宣講活動。 “為什么我曾祖母、曾祖父、爺爺、奶奶以及他們的戰友面對敵人的屠刀、子彈、皮鞭以及無數的艱難困苦從不退縮?因為他們有堅定的革命理想和共產主義信仰,他們為信仰而死,為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死,他們死得其所。”80多年前,曾家上下6口人,5人參加了革命。在去年底舉辦的首都高校宣講會上,烈士后代曾麗紅講述的“曾家一門三烈士”的悲壯故事,令人動容。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18級本科生藺煊皓聆聽“絕命壯士曾繁益”的故事后熱淚盈眶。“紅軍的革命事跡,就像豐碑一樣,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力前行。我要努力向革命前輩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更好地擔當起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成為一名光榮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019年7月至今,“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團已開展宣講180場,現場聽講人數3萬人,同步直播在線觀看19.8萬人次。2020年11月,宣講團被中宣部授予“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稱號。 在三明市發改委副主任盧燕琴看來,紅色故事宣講不僅僅是講黨史,更重要的目的是通過講黨史傳承革命精神,激勵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將對黨中央的感恩之情,化為干事創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紅色故事中汲取發展動力,堅定發展信心。 三明人腳踏紅色土地、懷揣一顆紅心,始終聽黨話、跟黨走,一以貫之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 新時代呼喚新征程,如何做好“三明實踐”的下半篇文章,是三明市黨員干部一直在思考的課題。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壓茬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推動革命老區實現高質量發展,令全市干部群眾倍感振奮。 文件出臺后,三明市立即召開學習貫徹《意見》交流研討會,全市各縣(市、區)、相關部門紛紛表示,要搶抓機遇,凝心聚力推動三明振興發展。 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實干爭先的濃厚氛圍,在這片紅土地上蔚然成風。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