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日訊(通訊員 楊威 吳曉紅)3月26日上午,農行福建三明分行與三明市生態環境局共同舉辦綠色金融助力“綠盈鄉村”建設對接會,雙方簽訂了《金融支持綠盈鄉村建設合作協議》,農行三明分行將在今后5年為三明市“綠盈鄉村”建設提供不低于20億元人民幣的信貸金融支持,助推行政村、合作社、村民共同改善環境、發展生產、保護生態,助力“綠盈鄉村”建設梯次提升,促進鄉村生態振興。 圖為三明市生態環境局與農行三明分行共同舉辦綠色金融助力“綠盈鄉村”建設對接會 吳曉紅 攝 “綠盈鄉村”是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干細胞”,為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探索富有八閩特色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福建省鄉村生態振興專項規劃(2018-2022年)》提出,在生態省“細胞工程”生態村建設基礎上提檔升級,建設“綠盈鄉村”,圍繞“山更好、水更清、林更優、田更潔、天更藍、海更凈、業更興、村更美”等八個方面目標,推動轄內村莊在“綠化、綠韻、綠態、綠魂”等方面實現從初級版、中級版到高級版的梯次提升,到2020年實現全省“綠盈鄉村”占比達到60%,2022年占比達到80%。 圖為綠意盎然的將樂縣常口村。 儲志強 攝 農行福建三明分行按照三明銀保監分局《關于推進三明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工作的指導意見》以及《三明銀行保險機構綠色金融服務中心實施方案》等部署要求,在三明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人行等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明確以綠色金融服務中心為載體,對接服務“綠盈鄉村”建設,創建“六有、六辦”標準的專業服務場所,著力實施以專門機構、專門窗口、專業隊伍、專有產品、專門機制“五專”為主要內容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專業化、針對性的綠色金融服務。創新推出“綠盈鄉村”貸,針對不同類別的“綠盈鄉村”,推出不同型號的產品組合“綠創1號”、“綠創2號”、“綠創3號”,分別對接初級、中級、高級版“綠盈鄉村”開展精準支持。截至目前,農行三明分行通過惠農e貸“整村推進”方式,已對21個高級版“綠盈鄉村”實現金融服務100%覆蓋,中級版覆蓋27個、占比69.23%,初級版覆蓋659個村、占比55%。 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三明“綠色寶庫”優良生態環境孕育了“一縣一品”的農業發展特色,建寧制種、永安筍竹、明溪紅豆杉、清流花卉苗木、寧化烤煙種植等產業形成一定規模和影響力。農行三明分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緊緊對接縣域特色產業發展需求,創新推出“一縣一快農貸、一特色產業一快農貸”信貸產品,助力特色產業加速發展。 全國農業創新帶頭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清流縣聚宏農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開紅,帶動全縣13個鄉鎮貧困戶95戶204人種植花卉產業,其中孵化基地目前就業貧困人口31人,實現戶增收8萬余元,人均增收4萬余元,帶動當地農民走出“花式”振興道路。他從2008年起就與農行結緣,當地農行6萬元的小額農戶貸款成為他種花的第一筆啟動資金。至目前,當地農行支持全縣花農280戶,貸款金額2750萬元。據悉,農行三明分行依托快農貸,已實現鮮切花、漁業養殖、水稻制種、林竹等當地15個主要特色農業的全覆蓋,快農貸余額19.6億元,共授信支持農戶2萬余戶。 圖為農行清流支行工作人員到鄭開紅的花田開展了解金融需求。李成齡 攝 產業要興旺,領頭人的培育和扶持尤為重要。本次參加“綠盈鄉村”對接會的“綠盈鄉村”代表中,福建常口生態分享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良輝告訴記者,因將樂常口村水質、土壤和獨特小氣候,他毅然帶著全家從江西撫州來到常口村創業,2019年12月成立了福建常口生態分享農業有限公司,以“公司+村集體+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種植800畝紐荷爾臍橙、倫晚橙,預計投入800多萬元,農行三明將樂支行主動對接,為該公司授信100萬元,預計到2022年臍橙將進入盛產期,徐良輝的臍橙林將每年給村里160萬元的租金收入,公司、村民、村集體多方受益。 尤溪久泰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也是農行信貸支持的受益者,久泰公司是福建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水果生產為主,集種植、加工、保鮮、采摘觀光、休閑旅游、森林康養為一體的生態水果產業體驗園,公司建設的“久泰小鎮”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入選2020年福建省休閑農業示范名單。目前,種植水果面積達5342.31畝,配套種植福建山櫻花、中國紅等5個櫻花品種以及丹桂、野鴉春等綠化花木近2萬株,推進水果生產、采摘觀光、森林康養融合發展。該公司2021年3月在當地農行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的支持下,及時對景區進行優化改造,擴大生產,帶動180多戶農戶就業,帶動農戶增收300多萬元。至目前,農行三明分行共支持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7 家金額5.66億元,全行綠色金融貸款余額34.34億元,比年初增加5.24億元,增幅18%。 下階段,農行三明分行明確2023年、2025年分別實現中級版、全市“綠盈鄉村”金融服務全覆蓋,重點圍繞做好“兩道減法”,即為客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做減法,為影響綠盈鄉村、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可得性便利性的問題做減法,推進自身做好“四道加法”,即:貸款投放加法、服務覆蓋加法、專屬產品加法、服務網絡加法,更好地滿足農戶創業、消費、生活,農業投產、管理、銷售,農村治理、建設、振興等全方位金融需求,助力當地鄉村振興走上“綠色通道”。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