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6日訊(通訊員 許琰 黃悅 文/圖) “這條毛毯是1934年紅軍在我們湖源和白軍遭遇戰時期,送給我太婆的,保存至今已經有87年了。”4月13日,在三明沙縣湖源鄉錦湖村,今年78歲的陳圣高老人將一條土地革命時期的紅軍毛毯捐贈給縣博物館保存。 陳圣高老人在捐贈協議上簽字。 這條毛毯長約2米、寬約1.8米,質地為純羊毛材質,雖經歷80多年的風風雨雨,但仍舊保存完好,色彩鮮艷,仿佛在訴說著當年紅軍戰士與群眾緊密相連的魚水之情。 “這條毛毯經過我們判斷,很有可能是湖源遭遇戰的戰利品,因為在當時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背景下,紅軍條件是非常艱苦的,物質上十分匱乏,這么好的一條毛毯,部隊首長都不一定有,但是紅軍把這么珍貴的毛毯送給百姓,是紅軍與群眾深厚情誼的珍貴見證。”中共沙縣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負責人徐勇進介紹道。 湖源鄉是紅軍解放沙縣時期的重要活動區域,活動范圍遍及全鄉,先后有紅七軍團19師、紅軍九軍團、紅軍三軍團、五區中隊等多支部隊在鄉內駐扎,同時也是湖源遭遇戰遺址所在地。目前,鄉境內雙鳳堂、修文堂、燕詒堂等古厝的竹筋泥墻上至今保存著46幅184條紅軍宣傳標語,并留有子彈盒、螺哨等遺物,是紅軍在湖源戰斗的有力見證。 老人向我們展示珍藏毛毯的樟木箱。 “太婆在世的時候,常常囑咐我們要把毯子好好保管,剛開始因為家里條件困難,還有拿出來蓋,后來日子越過越好,最近這四十多年,都珍藏起來了。”陳圣高老人指著一個塵封多年的樟木箱說道。 “這條珍貴的毛毯流傳至今,已經是第三代人了,能夠保管得這么好,要感謝群眾對紅軍的贈品視為寶物,也感謝老人無償的捐贈給我們。”沙縣博物館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毛毯將放入博物館妥善保管,下一步將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及沙縣紅色記憶的珍貴見證,供大家參觀。 陳圣高老人向博物館專家介紹毛毯情況。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