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4日訊(通訊員 吳火招 余在洋)“《薪火清流》音樂情景劇的編排已進入收尾階段,目前正在進行后期的音樂制作,6月中旬將進行聯排,7月前就會展現在廣大干群面前?!?月2日,三明清流縣文旅局旅游發展中心副主任上官清華介紹道。 該劇是通過清流保衛戰的幸存者原縣蘇維埃政府保衛局長梁國斌的回憶性自述為主線,以“星火”“熱火”“淬火”為敘事章節,再現清流1930年至1935年長達6年的土地革命史的主要內容,既突顯清流作為“一區三地”的歷史地位,又概述了清流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為革命事業付出重大犧牲作出重要貢獻的史實。作為全縣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薪火清流》將進一步激發全縣干部群眾愛黨、愛國、愛清流的熱情,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清流建設發展中。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清流縣立足本土紅色資源優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覆蓋面廣的黨史學習教育,以立體化的形式,推進黨史教育走深走實。 用好“演”,更用好“講”。清流縣搜集整理本地紅色黨史故事60個,編撰《紅色清流之革命歷史》《清流縣紅軍標語圖志》,精選錄制清流10大“紅色經典故事”,為各鄉鎮各部門宣傳宣講提供“樣板”,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聲”入人心。 同時,突出“分類實施”“因材施教”,開展“三個七”宣講,組織動員黨史專家、老退伍軍人、老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七類行業代表性人才,組建“最美退役軍人小分隊”“先鋒宣講小分隊”“青少年宣講小分隊”等七支宣講隊伍,開展“四史”教育、“三明實踐”故事、紅色清流故事、“黨建促脫貧”等七個方面宣講346場次,覆蓋黨員干部群眾1.7萬余人次。 此外,用好陣地宣傳,抓好重要路段節點的紅色文化宣傳布置,保護修繕好紅色文化遺址遺跡,以林畬紅軍史跡群等省級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為載體,打開“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的體驗方式,組織開展“重走紅軍路奮進新時代”百名黨員干部重走紅軍路重大活動,融入唱紅歌、吃憶苦思甜“紅軍飯”等,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新樣板”。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