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記者站 劉子豪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自陳大瑞云智慧新城征遷工作啟動以來,項目組面臨面積較大、情況復雜、任務繁重的艱巨挑戰。三元區陳大鎮黨委立足黨建引領,發揮鄉鎮黨組織活力,創新“黨建+征遷”的攻堅思路,把征地拆遷與黨建工作相結合,將基層組織延伸至征遷第一線,以黨員干部為先鋒,吹響“依法和諧征遷”沖鋒號角。 黨建聚力,聚焦民意、民聲、民情 陳大鎮黨委組建了以21位黨員骨干為中心的征遷工作臨時黨支部,形成了以鎮黨委、征遷工作臨時黨支部、村黨支部為主軸的合力聯動、協調有序的組織體系,依托臨時黨支部有效整合黨員力量,組織黨員干部第一時間學習領會市、區征遷工作會議精神,將有關征遷政策學深學透,迅速凝聚黨建合力,當好征遷工作主力軍。 “大家好,打擾幾分鐘,我想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征遷的最新政策……”在征遷戶的院外,時常響起這樣的話語。 黨建帶動征遷,干部引領是關鍵。在市、區領導多次調研指導下,陳大鎮征遷工作臨時黨支部積極通過征遷安置政策宣講會、黨員干部宣講等形式講政策、解民惑,打通政策宣傳 “最后一公里”,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做足征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新城建設是一件大事、好事。作為參與者,我們都能從中受益。”陳墩村村民肖樹棠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讓群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陳大鎮副鎮長羅志權家中的宅基地也在本次征遷紅線的范圍。征遷公告剛出時,由于對征遷政策比較陌生,羅志權的家人對是否響應征遷產生過遲疑。為此,羅志權多次耐心向他們講解市、區征遷會議精神,宣傳最新征遷政策,并為他們勾勒城市發展與鄉村振興前景。在他的努力下,家人紛紛表示配合征遷,還計劃要在第一時間完成簽約。“作為黨員,應當以身作則,只有首先通過自己影響周圍的人,才能讓廣大群眾信服。”羅志權說。 訪民意、聽民聲、知民情。如今,陳大鎮堅持以群眾為本,形成了黨員干部齊帶頭、群眾參與共征遷的良好局面。 靠前作為,讓群眾放心、暖心、舒心 征遷政策離百姓究竟有多遠?黨員干部用雙腳一步步丈量這段距離。 以黨建帶征遷,以征遷促黨建,項目行動技術保障組的黨員干部倒排進度,集中測量摸底。他們自發放棄假日休息時間,發揚連續作戰精神與“腳底板工作法”,長時間下沉一線。由于經常在田間地頭穿插作業,受烈日炙烤與蚊蟲叮咬,許多干部的皮膚干裂脫皮、痛癢難當。然而他們為了讓項目早日推進,只是在下班后簡單處理,便又站上了工作崗位。 在鄉間路上,黨員干部工作之余也時常和群眾一起拉家常、聊政策、話利益,為群眾傳遞征遷項目的“溫度”。 一些原本對征遷懷有消極心態的村民也主動配合,讓測量摸底工作得以水到渠成。僅僅兩周,全鎮菜地、苗圃、種植棚、農用簡易棚房、墳墓等地面附著物便完成測量,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黨員干部通過‘以心換心’的征遷工作方式,讓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信服。”陳大鎮黨委宣傳委員諶露雯深有感觸。 黨群同心,干群合力。貫穿于征遷工作全過程的基層黨組織,將不斷發揮基層黨建的“橋頭堡”作用,繼續帶領陳大鎮廣大群眾算好公益賬、發展賬,樂享城市建設發展成果。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