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7日訊(通訊員 劉子豪 諶露雯 文/圖)黢黑的膚色、挺直的脊背、堅毅的眼神……第一次見面,陳家源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現任三元區陳大鎮村建站副站長、陳墩村工作隊隊長的陳家源,與陳大鎮結緣已有6個年頭。憑借土建專業出身,他活躍在陳大鎮歷次征遷工作中,逐漸成長為一名征遷“老兵”。近期,陳大鎮瑞云智慧新城征遷項目啟動,他主動請纓。 陳家源行走于田間地頭 作為征收地塊出讓的前期準備工作之一,地面青苗及附著物摸底造冊關系到后續補償、凈地等問題。 陳家源負責的陳大片區B地塊(新區C地塊)共49014.76平方米,涉及農田戶主115戶,有西紅柿種植棚、蘑菇大棚、苗圃及各類蔬菜種植田,是典型的“一大兩多”地塊(面積大、青苗種類多、戶主多)。要迅速摸清地塊詳細情況,為征遷方案的制訂爭取充足時間、提供準確參考,陳家源面臨不小的壓力。為此,他詳細解讀有關政策,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商議,制訂科學準確的測量方案。之后,他帶領年輕同事扛起RTK測量儀器行走于田間地頭,開展實地丈量、地類劃分、登記造冊工作。為了搶抓晴好天氣獲取精確數據,他的午休、周末都泡在田間地頭,僅有的一點空閑時間,也常常因為一個電話消耗在辦公室中。 這樣的做法,提升了工作效率。“征遷工作關系到一個地方的發展,也關系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責任重大、耽誤不得。”陳家源說。 和諧征遷,用心為先。 交談中,陳家源重復最多的詞是“村民”。在他眼中,征遷工作并不僅僅是冰冷的數據,更是與群眾的暖心相交。2015年以來,陳家源為108戶陳墩村民解決了久拖8年的市政道路征遷安置房辦證問題,也在群眾中留下了好口碑,大家親切地稱呼他“老陳”。 此次征遷摸底過程中,從道路交通便捷,到聚集發展人氣,再到鄉村振興發展,許多村民從“老陳”口中了解到了建設智慧新城的長遠好處,漸漸消除了抵觸心理。僅僅兩周時間,陳家源和同事便完成了負責地塊相關工作,測量摸底出紅線內外菜地、苗圃、種植棚、農用簡易棚房、墳墓等具體用地面積,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