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wǎng)9月26日訊( 通訊員 許琰 林芳春)9月25日一大早,三明市沙縣區(qū)支援莆田核酸采樣隊便驅(qū)車趕往莆田市荔城區(qū)黃石鎮(zhèn),準備開始新一輪的核酸采集工作。抵達當天工作目的地后,隊員們馬不停蹄地對臨時采樣點現(xiàn)場進行檢查,了解物資條件以及需采樣人數(shù),為接下來一天的工作做好準備。 “今天我們有六七千人的采樣任務(wù),我們這組五名隊員會和其他地區(qū)的支援隊伍做好配合,全力完成所有采樣任務(wù)。”領(lǐng)隊劉金珠介紹,這段時間,隊員們一般早上六點多從駐地出發(fā),再坐兩個多小時的車到達不同的采樣點,平均每人一天要完成700人左右的采樣任務(wù),中間基本只能休息一趟,晚上10點左右才能回到駐地。 休息間隙隊員們給自己打氣加油。 支援莆田的十多天來,采樣隊先后轉(zhuǎn)戰(zhàn)仙游縣蓋尾鎮(zhèn)、荔城區(qū)、城廂區(qū)等多個區(qū)縣、鎮(zhèn)村,為當?shù)厝罕姴杉怂針颖尽5诌_莆田初期,由于物資緊張,隊員們絞盡腦汁想辦法,沒有壓舌板用一次性筷子代替,沒有轉(zhuǎn)運箱用紙箱套袋子裝冰袋放收納盒替代,燈光不夠用手機上的手電筒補上……一個個困難都不在話下。 采樣結(jié)束后隊員們的手。 高溫天氣對大家也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核酸采樣點全都設(shè)置在戶外空曠場所,炎炎烈日,隊員們穿著密閉的防護服,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采集核酸樣本。“在戶外把防護服穿好就已經(jīng)一身汗了,更別提一直站著采樣,一輪結(jié)束,脫下防護服的時候,衣服都能擰出汗水。”1998年出生的年輕隊員楊斯鈺今年4月剛參加完廈門機場港口防疫工作,有一定經(jīng)驗的她,接到馳援莆田的通知后毫不猶豫地又報了名。 雖然條件艱苦,但當?shù)厝罕娮园l(fā)的一些暖心舉動,讓日夜奮斗在抗疫一線的大家倍感溫馨。“聽說我們從三明來,他們就覺得我們很辛苦,這幾天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謝謝。有的村民看我們太熱,給我們送‘愛心冰袋’掛在身上給我們降溫,還有的給我們送水送水果。”劉金珠說道。 從沙縣到莆田,核酸采樣隊的隊員們一路馳援,為戰(zhàn)疫貢獻力量。“這次疫情發(fā)生在省內(nèi),大家都感同身受。來了十多天,雖然很辛苦,但是每天抽空打開新聞,看到莆田新增確診病例不斷下降,大家都非常高興,我們堅信勝利就在前方。”90后采樣隊員童慧玲說。 |
相關(guān)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