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5日訊(通訊員 吳火招)連日來,三明清流縣城區排水防澇基礎設施項目一期翠園片區工人們利用晴好天氣,進行砌井、挖溝、布管。 “這次的改造很好,排澇管、線網等重新建設下地,還要鋪設瀝青路面,關鍵是建設進度很快。”家住翠園后街的居民杜碧琴說,該區域有五六十戶人居住,但是由于地勢低、基礎設施老舊,往年遇到暴雨或者洪災,這里都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今年,清流縣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圍繞城市品質提升,聚焦群眾期盼和發展需要,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功能,對城市居住品質、交通品質、水環境品質、風貌品質、管理品質等5個方面進行提升,策劃生成70個項目提升城市溫度。 為保障民生項目的加快推進,清流縣城建工作組積極強化前期保障,加強統籌協調,緊密部門前期工作銜接,將前期環節任務具體到個人,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確保項目前期工作序時推進,環環相扣。各個項目還成立服務小組,制定嚴密倒排工期表,主動為落地項目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特別以“專班例會、工作組會、現場辦公會”為抓手,協調解決項目問題,及時掌握項目進展,切實抓好項目落實,其中,道路提升改造和夜景提升工程項目用時僅45天就完成了項目的施工。 目前,70個項目中已開工項目70個,居住品質方面解決老舊小區雨污水網管及停車難等問題,交通品質方面解決老百姓出行難等問題,水環境品質方面解決雨污排水難等問題,風貌品質方面解決百姓幸福感等問題,管理品質方面解決城市整體品質低等問題。 通過項目突破攻堅,實施“小縣大城關”戰略,城市面貌得到極大改善,城市形象顯著提升,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