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6日 目前,水稻種植保險已普及農村千家萬戶,提供了在水稻種植期間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物化成本投入損失。然而水稻收成時因產量不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福建省市場還處于保險空白階段。 今年10月份,太平洋財產保險福建分公司創新推出水稻產量保險,作為三明市大田縣水稻種植大戶之一、同時也身為當地農業界政協委員的陳和平委員成為了全省第一個“吃螃蟹”的代表。 水稻產量保險以保障水稻收成時因預期畝產不足而造成的經濟收入損失作為保險責任。保險時由保險雙方根據當地往年畝產的平均值作為畝產目標值,以水稻收購價格計算保額,進一步提升了保障水平。若因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病蟲害原因造成收成時的實際測產畝產低于目標值時,保險按“差價”向種糧戶進行賠償,保障了收入的穩定,提振了種糧信心,進一步促進糧食穩產保供,服務糧食安全戰略。 本次水稻產量保險首單試點,順利完成了承保與理賠服務,向陳和平委員參保的179畝水稻因部分地塊輕度減產影響,賠償6992元理賠款。 近年來,太保農險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緊緊圍繞農村產業振興,創新模式扶持農業產業發展,助力當地現代化農業生產和防范因災返貧,提供專業的保險保障服務。(太平洋財產保險福建分公司 供稿)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