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6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1月6日,三明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召開,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陳楓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過去五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以來,市法院著力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為推進新發展階段新三明建設,推進法治三明、平安三明建設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350241件,辦結348031件,分別較前一個五年上升1.86%和2.48%;其中,市法院受理30271件,辦結29963件。2021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77660件,辦結73661件;其中,市法院受理5399件,辦結5095件。五年來,全市法院結案率持續位列全省法院前兩名;全市法院150個集體、173人次受到省級以上表彰 ,市法院、建寧法院、永安法院獲評“全國文明單位”,建寧法院、尤溪法院獲評“全國優秀法院”。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助力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是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職責。五年來,全市法院立足審判職能,緊扣中心大局,聚焦黨委重大部署、重要任務、重點工作,自覺在服務發展大局中彰顯司法擔當作為。 ——認真踐行為民宗旨,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公平正義獲得感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五年來,全市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認真履行審判職責,推進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的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積極融入國家治理,有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五年來,全市法院主動融入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會治理格局,著力弘揚憲法法治精神,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政治更安全、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寧。 ——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努力維護司法公信權威 法治要靠制度保障,必須讓司法權在制度的籠子里運行。五年來,全市法院堅定改革定力、致力守正創新,不斷提升司法品位品質品牌,提高審判質量效率效果,確保程序正義、實體正義同步實現,讓人民更加相信司法、更加信任法院、更加信賴法官。 ——全面落實從嚴要求,致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隊伍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五年來,全市法院緊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狠抓隊伍教育整頓,努力建設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法院鐵軍。 ——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自覺接受監督,聚力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 司法權是黨和人民賦予的。五年來,全市法院始終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法院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貫徹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認真落實人大會議決議和代表意見建議,先后五次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工作。全市法院辦復代表建議48件,市法院辦復14件,充分吸納代表意見。市法院制定《關于加強接受市人大監督的實施意見》,邀請人大代表視察法院、旁聽庭審、參與調解、見證執行。省法院組織33名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到三明法院集中視察,代表委員對法院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密切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聯系,全市法院辦復委員提案51件,市法院辦復14件。依法接受監察監督和檢察監督,邀請檢察長列席審委會,審結抗訴案件36件,改判、發回重審14件。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不斷改進法院工作。 今后五年及2022年的主要任務 一要堅持與忠誠相隨,強化政治自覺,讓司法更有高度。 二要堅持與大局相融,服務發展要務,讓司法更有廣度。 三要堅持與人民相連,加強民生保障,讓司法更有溫度。 四要堅持與公正相守,提升公信權威,讓司法更有力度。 五要堅持與時代相應,深化審判改革,讓司法更有跨度。 六要堅持與清廉相伴,鍛造法院鐵軍,讓司法更有硬度。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