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為三明“橋頭堡”“南大門”和閩南沿海的“后花園”,如何更好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助推革命老區加快發展?大田縣委常委、副縣長詹冬華表示,將重點圍繞三個方面,推進大田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首先,點燃閩西南協同發展“新引擎”。聚焦構筑三明協同發展“橋頭堡”,全力推動全方位實現互聯互通。在加強規劃銜接方面,充分發揮縣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跟蹤對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規劃實施,努力實現區域鑄造裝備承接發展、美人茶產業協作發展、文旅康養產業聯合發展等目標。在完善路網聯通方面,加快實施交通互聯互通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興泉鐵路、田安高速、國道縱五線(大田段)等建設,積極對接爭取昌廈高鐵途經大田并設站,進一步縮短與閩南沿海地區之間的時空距離。在強化毗鄰協作方面,深化與安溪縣對口幫扶對接,從交通互聯、產業培育等領域充分借鑒借力、聯動發展,與德化、永春等縣編制《閩西南毗鄰區域協同發展規劃》,從功能布局、產業合作、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協同發展,努力建好三明“南大門”和閩南沿海“后花園”。 其次,譜寫鑄造產業集群發展“新篇章”。聚焦創建“中國鑄造產業集群試點縣”,大力發展、做大做強鑄造裝備產業。一是高標準新建一批。依托大田經濟開發區上京鑄造裝備園,扎實抓好已引進集中入駐的32個鑄造和裝備制造項目及后續引進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園區關聯產業發展集聚效應。二是改造升級提高一批。鼓勵現有鑄造企業申報技術改造、引進先進生產工藝,從傳統鑄造向綠色智造方向發展,全面完成既定的30家重點鑄造企業技術改造計劃,促進現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延鏈補齊拓展一批。常態化組織開展鑄造和裝備制造企業“手拉手”對接活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資源、技術、產品、融資等要素上加強對接協作,跟進落實已簽約的總價1.06億元合同訂單和額度1.05億元的銀行授信,助力相關企業拓展創辦上下游項目,促進產業鏈加快填平補齊。 第三,培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動能”。扎實開展“大攻堅、大突破、大提質”活動,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大攻堅。一方面,堅持高位推進。組建重點招商項目工作系列專班,做到一個重點項目、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抓到底。另一方面,注重精準對接。用好“招商地圖工作法”,圍繞填平補齊“二三四”產業鏈開展全方位招商,當前全力抓好已簽約玖悟茶葉等104個總投資223.22億元的項目,特別是71個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跟蹤落地建設。與此同時,大力營造招商氛圍。建立健全“月聯席、季通報、年考評”和招商引資正向激勵等機制,注重在招商引資一線選拔使用干部,努力營造全縣上下比學趕超的濃厚招商氛圍,以實際行動彰顯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