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提出,支持閩西革命老區發揮比較優勢,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永安市有哪些比較優勢?又將如何用足用好這些優勢把永安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呢? 永安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黃國鋼表示,永安的比較優勢重點體現在區域樞紐、工業制造、綠色生態三個方面。落實《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部署,將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圍繞“兩區五新城”規劃部署,用足用好這三大優勢,通過交通并聯、產城互聯、資源串聯,融入“三沙永”組團發展,把比較優勢轉化為城市提檔升級的新動能。 一是圍繞區域樞紐優勢,推進交通并聯發展。永安是閩西北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中轉、集散地,轄區內匯集鷹廈、南龍、興泉3條鐵路,永寧、永武、永漳、泉三4條高速公路,聚集物流企業163家,運力4.65萬噸,形成了現代交通物流發展優勢。下一步,永安將圍繞三明打造中心城市綜合交通物流樞紐的定位,通過加快三永快速通道、三明至永安航道建設,推動公路、鐵路、水運多式并聯發展,共建沙溪流域經濟繁榮帶;通過打造閩中公鐵聯運物流基地、韻達電商產業園“兩基地”和源配貨4A網絡貨運平臺、韻達優配網絡貨運平臺“兩平臺”,加快發展公鐵水聯運、冷鏈物流、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力爭五年內物流業產值超220億元。 二是圍繞工業制造優勢,促進產城互聯發展。永安是老工業基地,機械、紡織、建材、化工、林竹等五大主導產業產值達1100多億元,石墨和石墨烯、汽車等高端制造業正在形成新的增長點;得益于產業帶動,永安城鎮化率達72%,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下一步,永安將圍繞三明打造高端制造業高地的定位和產城聯動發展的思路,繼續做強做優汽車及機械制造、紡織新材料、石墨和石墨烯三大工業主導產業,力爭五年內產值超900億元;同時,堅持產城融合、集約節約的發展理念,優化布局輻射三明南部電網的大湖500KV變電站、海西天然氣支線等重大能源設施,完善教育、醫療、養老、城鄉供水等設施,促進工業制造和城市建設互聯、融合發展。 三是圍繞綠色生態優勢,實現資源串聯發展。永安是全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年均水資源總量83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全省的7.5倍;現有森林面積382.5萬畝,森林覆蓋率82.83%,是全國林業改革和發展示范區。下一步,永安將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做優“桃園古韻、文旅休閑”“紅色研學、生態康養”“銀元古鎮、印象安貞”“畬鄉風情、森林人家”4條精品線路建設,實現綠色生態與文旅景區串聯發展;做強小陶抗戰文化教育研學基地、永安抗戰文化公園,推進綠色生態與紅色文化串聯發展;做大青水、天斗兩個森林康養基地,推進綠色生態與森林康養串聯發展;做活水美產業、自然研學等新業態,推動綠色與現代農業串聯發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