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館 東南網7月26日(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賴錫輝 )“海絲星座”打造太空“千里眼”、“天空地”綜合平臺管全城、智慧停車系統讓路邊停車即停即走、自動炒菜機炒出“鋒味”菜品……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以下簡稱“數字峰會”)上,三明市展示一批數字創新成果,這些成果包含了人們的衣食住行,讓人們共享數據安全在各行業領域的發展成果。 海絲星座 海絲星座亮相 構建天基監測網 展區內,一個藍色的衛星模型造型可愛,惹得不少觀眾與它合影。它便是“海絲二號”多光譜水色小衛星。“海絲二號”衛星作為“海絲星座”一員,于2021年6月11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承擔了福建省海洋監測的“千里眼”任務。 “海絲二號”衛星在軌運行以來,為廈門灣、福建近海以及境內外多個熱點區域拍攝了2.6萬多張圖片,并將水環境里浮游植物、赤潮等清晰地“盡收眼底”,為評估水域的生態環境狀態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現在“海絲二號”衛星已經獲取超過8億平方公里的數據,并為此專門出了一個本關于淺海地形的畫冊,其中包含了南海島礁淺海地形等非常珍貴的地圖。 此外,一同亮相的還有福建省首顆成功發射的衛星——“海絲一號”衛星模型。2020年12月,“海絲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實現了福建衛星從0到1的新突破。目前,該衛星已在軌運行近2年,已為印度尼西亞6.2級地震、蘇伊士運河貨輪擱淺、河南鄭州特大水災、內蒙大壩決堤等提供影像數據服務,得到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的高度認可。 據了解,“海絲星座”立足東南沿海及“一帶一路”國家,以服務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為目標,構架含SAR、光學、水色、水溫等32顆衛星天基監測網,實現福建省城1小時級快速響應能力和每周一次的全省覆蓋能力。 數字惠民 “天空地”一體 實現城市全域管理 在過去,一張地圖僅包含城市的位置、各個街道的平面信息,但是在三明館的“一張圖”里,可以包含三維立體信息。在展區內,時空大數據云服務平臺以一張圖展示了三明市的動態情況。該平臺以物理空間實體數據為核心,關聯融合人口、法人、政務等數據要素,打造一個唯一可數、社會要素全的虛擬現實地理空間底座,構建一個融合時間、空間、人口等數據的時空大數據中心。同時,平臺構建各行業知識圖譜,解決時空數據關聯融合、深度應用的問題,為行業應用、城市管理、決策提供有力保障。 三明市時空大數據云服務平臺是以統一的時空信息框架為基礎,借助智能傳感、云計算、物聯網、3S等先進技術手段,匯集海量的時序化的基礎時空數據、公共專題數據和本地特色擴展數據等,打造一個充分感知、互聯互通、融合發展、業務協同、按需服務的一站式云服務平臺。 智慧停車 智慧停車 解決城市“堵點”問題 “這套系統,可以解決城市‘血管’堵點問題。”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增大,路側停車泊位對于城市治理而言,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一面是停車位緊缺,一面是占道停車,隨時可能造成城市交通“血管”堵塞。三明智慧停車項目則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巧妙破題。 三明智慧停車項目通過自主研發的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平臺,結合三維空間地圖平臺,采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改造現有停車設施,做到“無人值守、無感支付”,并實行“先停車、后繳費”的管理辦法,實現了“便民、惠民、利民”的新一代智慧停車目標,以“一張網”管全城、控全城的大數據管理模式,創新開拓出一套獨具特色的智慧停車“三明模式”。 三明館內人氣爆棚 自動炒菜機 在家即享“鋒味” 想實現沙縣小吃自由,還想體驗《十二道鋒味》節目中的大師美食,一臺舌間道智燴機器人就可以滿足你的所有美食想象。在展區內,可以看到一個大號“烤箱”,這便是傳說中的炒菜機器人了。使用人可根據設定的食譜,將準備好食材放入設備內,便可以免去洗菜、切菜、配菜、炒菜等系列工作,在無廚房、無廚師、無油煙的生態環境中享受美食。 據了解,舌間道智燴機器人由舌間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研發,采用全智能化操作,一鍵啟動即可自動完成整個烹飪過程。針對目前沙縣小吃用工難、用工成本高、品類較為單一等痛點,公司在保證沙縣小吃系列產品的口味和質量的同時,用智能化代替人工,3至5分鐘便可出餐。目前,該機器的系統菜譜也已涵蓋八大菜系的2000多道菜品。 在本次數字峰會期間,逛三明館還將獲得隱形福利——現場抽取“海絲”星座首批數字藏品。該數字藏品以“海絲1號”“海絲2號”為原型,以設計感的造型和Q萌配色,專門設計的一系列親民化、娛樂化、時尚化的“新科技”原創作品。屆時,現場觀眾可前往三明館抽取專屬NFT數字藏品,并解鎖更多“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