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學生體驗割稻子。三明市綜合實踐學校供圖 東南網10月25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秋日風光好,校園勞動忙。近日,三明市綜合實踐學校30多畝的“校園農場”一派繁忙的景象。學生深入田間地頭,戴上手套,將一串串花生連根拔起,既滿足了味蕾,又收獲了樂趣,通過沉浸式的體驗,進一步增強愛惜糧食、珍惜糧食的自覺性。據悉,這是該校開展的“稼穡課程·自然教育”勞動實踐課程,根據農作物的生長特性,統一規劃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為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見行見效,三明市綜合實踐學校結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勞動創造幸福,實踐砥礪品格”勞動教育系列活動,創設“內務生活+校園農場+特色勞動”多維勞動教育模式,深入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摘花生。三明市綜合實踐學校供圖 套被子、疊被子、拖地板……該校開展的家務勞動課程內容,將日常生活勞動落實到勞動教育全過程。 獨輪車比賽。三明市綜合實踐學校供圖 該校整合學校周邊村鎮、社區等農林資源,與烏龍村富硒米種植基地、三元區壹號家庭農場等多家農林企業共建合作,開設了社區勞動基地。秋收時節,學生們走入鄉村,手持農具,走到田間地頭,體驗農家勞動的樂趣,也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 學生的草木敲拓染作品。三明市綜合實踐學校供圖 勞動與傳統文化相結合,開展民族民俗非遺勞動實踐活動。在草木敲拓染等非遺技藝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到自然環境中選取心儀的落花、落葉,獨立設計制作手工作品,一幅幅作品都在講述著文化傳承的故事,學生們切身體驗自然之美,提升了綜合素養,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厚植家國情懷。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