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
東南網7月22日訊(通訊員 曾德林 張朝鋮 胡海明 文/圖)經過128天生育期的生長,福建省首個自主研發的低糖雜交水稻品種——”清優308“,7月18日開始陸續在明溪縣蓋洋鎮各個田塊開鐮。這標志著全省最大的低糖雜交水稻品種“清優308”種植基地全面進入收割階段。
用“糧食水分儀”設備測稻谷的含水分
在蓋洋鎮楊地村吳地自然村“清優308”種植基地現場,一臺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收割成熟的“清優308”低糖雜交水稻品種。明溪縣農業農村局和蓋洋鎮農技站的技術員現場稱重,并用“糧食水分儀”設備測稻谷的含水分,用卷尺丈量收割結束的田塊面積。
明溪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吳瑞金說,低糖早稻品種今天開始收割,這是明溪縣首個全省最大低糖雜交稻種植基地的第一次開鐮,這也意味著明溪縣已全面進入夏糧收獲階段。這個基地實行訂單農業,收購企業已經將定金打給種植戶了,讓農戶吃上“定心丸。”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的專家們到種植基地現場驗收,查看稻谷的品質和飽滿度,監測“清優308”低糖雜交水稻品種的收獲全過程。該品種克服前期長達兩個多月的雨水不利影響,經實地稱重、測算,測產面積2.14畝,濕谷重量1317.108公斤,濕谷畝產615.47公斤,折干率75.68%,平均干谷畝產465.73公斤。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房賢濤說,“經過實割測產,‘清優308’品種每畝可以達到931.46斤。今年早季明溪克服了很多困難,因為今年早季雨水偏多,而這個時候正值水稻的揚花抽穗時期,所以‘清優308’品種在這種情況下每畝產量還能達到931.46斤,而且稻谷顆粒比較飽滿、顏色金黃,相當不錯。”
全省最大的低糖雜交水稻品種“清優308”種植基地全面進入收割階段
“清優308”是由福建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自主研發,從數百個品種組合中篩選鑒定,最終選育出高抗性淀粉、低糖功能性的水稻品種,于2021年通過福建省審定,具有健康、低糖、適用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特點。今年,明溪縣農業農村局在蓋洋鎮推廣種植“清優308”品種350畝,發展訂單農業,由心康園(福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種植戶簽訂收購合同。
據悉,“清優308”品種種植基地全面進入收割階段,預計7月底前可收割結束,稻谷總產量預計可達30萬斤以上。
下一步,明溪縣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一是在確保現有耕地種植糧食作物基礎上,通過幼齡果茶園、邊坡荒地間作套種,來擴大玉米、大豆等旱糧種植面積;二是大力發展高產優質水稻種植面積,通過增加秋糧種植面積,來填補夏糧面積不足問題,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種植目標;三是科學防災減災,及時將防高溫抗干旱、防臺風降損失等措施落實到位,贏得糧食豐收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