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院士專家八閩行”活動走進建寧
東南網7月31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曾程 陳震 文/圖)7月30日,2024年“院士專家八閩行”活動走進三明建寧,14位院士與多位專家走進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高標準制種基地、先正達集團中國水稻種子供應鏈創新中心和溪源鄉楚溪片煙后高效制種基地,開展實地調研走訪,傳經送寶,推動三明“中國稻種基地”高質量發展。
2022年,三明建寧、泰寧、寧化、尤溪入圍新一輪國家級制種大縣名單,其中,建寧持續保持全國雜交水稻制種第一縣地位。2023年,三明全市制種面積34.6萬畝、產量7萬噸,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目前,三明市穩居全國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第一大市。
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高標準制種基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長謝華安說,三明雜交水稻制種的發展情況,無論從技術、管理各個方面已經走上正軌。但是,三明制種基地建設和發展,必須得跟上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今后,在科學技術和質量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現代農業綠色、安全、高效發展的要求。
全國農技中心首席專家王玉璽對三明種業的發展提出建議,他說,首先基地的田塊要由小變大;其次要進一步提升技術,提高稻種的產量和質量;其三要營造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據悉,“院士專家八閩行”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親自倡導推動的創造性實踐,從2001年開始組織實施,通過整合人才、項目、科技、資本等各種要素,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已成為福建實施科技興省、人才強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自2015年第十五屆“院士專家八閩行——三明生態文明行”活動以來,已有97人(次)院士、170余人(次)專家先后深入三明開展科研指導與攻關,助力三明種業發展。
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收割機在稻田中穿梭作業
本次活動由福建省科協、省農業農村廳、省農科院、三明市政府主辦,福建省種子總站、三明市科協、市農業農村局、市農科院、建寧縣政府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