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8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許琰 文/圖)7月30日,在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沙縣區國有林場場長鮑興坤正向產權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咨詢林票2.0交易的具體辦理流程。
產權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窗口為群眾答疑。
鮑興坤前來交易的項目位于高橋鎮杉口村,涉及林地1688畝,總蓄積量28954立方米。這片林地在國有林場的經營下,長勢良好,市場預期可觀。“這張林票成功市場化交易后,我們計劃用這筆資金進行森林管護、護林防火、林分改造,進一步提升林場經營水平。”鮑興坤說。
據了解,7月26日,三明市林業生物資產票據(林票2.0)首次市場化交易,在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平臺順利成交。交易出讓方為三元區陳大國有林場,涉及林地134.6畝,掛牌價42萬元。經3家意向受讓方線上競價,該項目以48.8萬元成交,溢價率16.1%。
沙縣區森林資源豐富。
得益于林業生物資產票據(林票2.0)市場化交易路徑的打開,沙縣區利用森林資源豐富與豐厚的綠色家底,打通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林票2.0破解了林票1.0僅能在集體成員內部流轉,流通性差、變現和交易難的瓶頸,實現可交易、流轉、抵押。我們通過廣泛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參與林票2.0,同時充分發揮平臺與銀行、保險資管等機構的協同作用,進一步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福建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副總經理王中原介紹。
據悉,林業生物資產票據創設是在滬明合作大框架下,于2023年3月,由三明市投資發展集團引進上海交易集團專家團隊,通過與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開展交易品種研發合作形成的滬明合作標志性成果。林業生物資產票據市場化交易的成功,標志著三明探索多年的林票通過國有平臺真正打通了市場化交易路徑,為社會資本“進山入林”以及林業發展、林農增收、林區繁榮增添了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