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縣舉辦紅軍長征出發暨建寧保衛戰90周年宣傳教育活動
東南網9月29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蔡曉卿 通訊員 曾程 饒麗英 文/圖)9月28日,建寧縣在百姓暢音廣場舉辦紅軍長征出發暨建寧保衛戰90周年宣傳教育活動。活動由中共建寧縣委、建寧縣人民政府主辦,縣委宣傳部承辦,縣委組織部、政法委、團縣委、史志室、黨校、縣教育局、文旅局(文化館)、融媒體中心等單位協辦。
“強國復興有我” 紅歌會現場
上午8時,活動現場紅旗招展,氣氛莊重而熱烈,舞蹈《花開盛世》、舞臺大合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 “圍剿”》、歌舞《建寧山水情》、紅色故事宣講《建蓮獻給毛主席》等文藝節目輪番上演,為大家帶來了一次視聽文化盛宴。
緊接著,一場精彩的“強國復興有我” 紅歌會,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少先隊員、共青團員、黨員干部、政法干部、應急救援、退休老干部等代表隊,分別用鏗鏘的誓言和嘹亮的歌聲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長征精神的敬仰。
干部群眾重走紅軍路活動
活動中,大家還共同觀看了紅軍長征暨建寧保衛戰90周年視頻,進行了建寧縣紅色旅游、紅色研學推介及線路發布,并特別邀請了黨史專家和革命先輩后代,為大家講述建寧保衛戰的歷史意義和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分享了對先輩們的緬懷和對長征精神的理解,讓現場觀眾深刻體會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念,激發了大家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
現場最后,舉行了重走紅軍路授旗儀式,參加紅歌會方陣的人員,從百姓暢音廣場出發,沿著萬安橋—下坊街—電力公司—九人銅像—抵達中央蘇區反 “圍剿” 紀念館路線,一步一個腳印地追尋著紅軍的足跡。
建寧縣作為革命老區,曾為紅一方面軍暨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和閩贛省省委、省蘇維埃政府重要駐地,是閩西北革命根據地和閩贛省的革命中心,是紅軍無線電事業的發祥地和紅一、紅三軍團山炮連的誕生地,五次反“圍剿”均與建寧緊密關聯,特別是在第五次反“圍剿”戰斗中,建寧是重要戰場,建寧保衛戰為紅軍主力集結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
一步一個腳印地追尋著紅軍的足跡
近年來,建寧縣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傳承和保護,完成了黎南縣委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等13處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作,建設了雪山崠—武鎮嶺、少共國際師紅色教育基地等一批紅色研學培訓基地;打造了水尾紅軍小鎮、紅色桂陽旅游景區等一批紅色旅游景點,推出“蘇區勝地·紅色建寧”等紅色旅游線路9條;策劃實施了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館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建寧縣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保護提升等一批紅色項目;選送了一批優秀宣講員前往省市、上海等地開展建寧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建寧紅色品牌初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