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 通訊員 林生鐘)2月1日晚上,三明大田縣廣平鎮廣平村村民開展迎板燈龍活動,600余節的燈板連接在一起,在夜色中的廣平村、五峰村等廣平洋的村道上穿行。路上,觀看迎龍活動的村民跟著長龍走村串巷,摩肩接踵。沿途的住戶、店鋪、企業迎接板燈龍的鞭炮聲聲,夜空中煙花璀璨。
大田廣平迎板燈龍 陳廣程 攝
廣平洋有6個村,舊時分為萬厚坊、萬全坊、龍池坊、上籌坊,蔣、郭、林、鄭4個姓的村民分別在正月初八、初九、初十、十二日晚上迎板燈龍。但出于對活動安全及其他原因顧慮,活動已停止了10年。2024年,村民們經過商議,決定從當年春節開始恢復這項民俗活動,大家輪流組織,一個姓氏迎一年。
今年輪到郭姓家族負責組織迎板燈龍,他們提前到正月初四進行。龍頭、龍尾和龍珠在過年前統一由理事會制作好,龍板由各家各戶自行制作。當天下午,天還未黑,村民們冒著小雨扛著龍板,早早地來到祖房接龍。
現場熱鬧非凡 陳廣程 攝
當晚,板燈龍迎到關聯的各個村莊,給各地村民帶去新春喜慶和祝福。所到村的新婚人家,在村口路邊擺起了供桌,請龍頭休息,同時用自家準備好的5斤重大蠟燭換取“龍頭燭”,希望新年得子。
“今年有5對新人提前向我們理事會預約,希望換取龍頭燭,大家安排了五世同堂的好命公跟隨龍隊出發,沿途主持這項祈福儀式。”廣平村萬全坊郭氏理事會成員郭立新介紹道。
大田廣平迎板燈龍 點燃新年喜慶氛圍 陳廣程 攝
廣平村制作的龍頭有很大的創新,在結合家族長輩流傳下來的工藝、審美等元素,融入藝人個人的想象,進行了粗鐵絲等新材料運用,扎龍架不易變形。龍眼珠安裝上礦燈,龍珠增加了聲光電并且能夠自動旋轉,龍的舌頭和爪子會伸縮等,活靈活現,更加逼真。
據大田縣文體和旅游局統計數據,2025年春節,大田縣全縣約有40個村迎板燈龍,全縣至今仍有近百個村保留這項活動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