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古樂演出
5月2日,非遺博覽苑內回蕩起悠揚的民間樂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青古樂正在熱烈上演。泰寧上青古樂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每一曲都充滿著地方特色,既悅耳動聽又富有感染力,吸引了不少人駐足欣賞、拍攝記錄……
與此同時,梅林戲藝術傳承保護中心的戲臺上正上演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梅林戲,身著華麗戲服的演員們跟隨鼓點驚艷出場,臺下的觀眾看得入神,全然沉浸其中。
梅林戲專場演出
“古城里的表演太精彩了!”來自北京的攝影愛好者李女士正用鏡頭記錄著旅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原以為只是看古建筑,沒想到還能沉浸式體驗這么多有意思的文旅活動。”
不遠處的工藝美術一條街,也成為了新的打卡點,各大藝術館內滿是熙熙攘攘的游人,大家或駐足細看,或低聲討論,或拍照留念。
游客們身著漢服在紅蘋藝術空間留念
“今天和家人一起逛紅蘋藝術空間,沒想到來參觀的游客有這么多、很熱鬧!”多年在外經商的市民李祖文對如今泰寧古城的新變化,贊不絕口,“沒想到原來閑置的建筑都被利用起來了,以前,泰寧古城只有短短幾百米的尚書巷‘撐門面’。這幾年,經過保護和修繕,可以逛的地方越來越多,業態也越來越豐富了!”
北京游客正在九舉巷打卡拍照
文化古城,講述悠久歷史;傳承創新,賡續千年文脈。近年來,泰寧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推動古城“繡花式”織補、“漸進式”改造,通過創新古建“認養”新模式,民宿客棧、私人影院等多家特色主題館相繼入駐,形成工藝美術一條街、泰寧晚茶一條街等特色商業街區和大金湖魚城、“煙火宋潮”等夜市區,并立足古城旅游資源優勢,在景區定位、運營模式、宣傳推廣等方面不斷尋求融合創新和突破,形成集景區游覽、文化展示、商業休閑、民俗娛樂、手工創意、民宿體驗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綜合體,成為助推泰寧文旅經濟提質增效的原動力。
從靜態保護到活態傳承,泰寧古城正在探索出一條讓文化遺產“可親近、可參與、可持續”的發展路徑,不僅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吸引著游客的目光,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成為了人們探尋傳統文化、感受歷史變遷的好去處。今年一季度,全縣接待游客量241.2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花費18.9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