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鄉茶天下景區 大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被譽為“東方美人茶之鄉”的屏山鄉,群山環抱、云霧繚繞,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依托自然稟賦,屏山鄉以大田美人茶為主導,形成“一茶引領、多業融合”的現代農業格局,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7.2億元,主導產業農業產值1.12億元,走出了一條政策護航、科技驅動的鄉村振興特色之路。
政策護航 茶香沁潤致富路
“合作社茶園面積2000多畝,目前春茶制作已結束,下個月進入美人茶制作?!?月12日,在位于大田縣屏山鄉美陽村的云霧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郭文杰的茶園內,他正忙著進行茶園修剪。
郭文杰從1998年開始從事茶葉種植、加工、生產,依靠茶葉發家致富。他研發的生態茶單價破萬元,個人獲得省級制茶大賽金獎。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成立大田縣屏山鄉云霧生態茶葉專業合作社,吸納122名茶農,建立“公司+基地+農戶”運行模式,實現茶葉統一種植、加工與銷售,帶動村里茶產業發展壯大。
如今,美陽村擁有全鄉40%的茶園面積,聚集茶農100余戶,年加工毛茶超350噸,并依托合作社開展標準化生產培訓,成為屏山鄉茶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美陽村茶產業是全鄉茶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贝筇锟h屏山鄉黨委書記吳煌珠介紹,全鄉茶產業更是蒸蒸日上,2.64萬畝茶園連綿成片,占全縣茶園總面積20%;15家茶葉合作社、55家茶企蓬勃發展,其中4家為市級以上龍頭企業;6家企業取得SC認證,7個產品獲得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省級龍頭企業大方廣茶業有限公司的“江山美人”品牌獲評省級著名商標,其產品先后斬獲國際名茶金獎、省級名牌產品、全市首批農特產品十大龍頭品牌等榮譽,并在香港國際茶展名茶比賽中榮獲烏龍茶組冠軍。
屏山鄉茶農在采茶 蘇晉鍛 攝
為全面推進茶葉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屏山鄉鼓勵茶企引進先進加工設備,提升茶葉加工的自動化、精細化水平,確保產品品質穩定,開發多元化產品,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眼下,屏山鄉內洋村的茶葉加工項目,已建成5棟標準化廠房、5條茶葉生產線。項目用地面積達19.32畝,總投資3000萬元,是一個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于今年3月7日獲得省政府批準,成為三明市首個獲批的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用地。項目建成后,年可加工7.5萬公斤茶葉,同時也為臺商提供良好的平臺,讓兩岸茶農更好地融合發展,創建閩臺茶葉加工核心區,為當地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政策支持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屏山鄉圍繞財政補助、貸款融資、主體培育、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科技支撐、用地調規等方面先后出臺多項政策,助力茶產業發展壯大。在品牌創建、融資、稅費減免、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給予茶企優惠政策,并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鼓勵茶葉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各類博覽會、交易會、展示會,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持續優化投資環境,對到屏山鄉投資茶產業且符合國家、省、市有關稅費優惠政策規定的企業,及時兌現相關優惠;建立穩定的財政支農投入增長機制,落實公共財政傾斜政策,重點扶持品牌開發、基地與基礎設施建設、幼齡茶園管理、加工設備及新技術引進推廣、科技創新等項目。
屏山鄉正以茶為媒,走出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之路。
科技加持 茶產業升級“新引擎”
“上個月,我們依托大田烏龍茶科技小院,與福建農林大學合作,把新鮮的柚子花和美人茶進行窨制,柚子花美人茶暢銷市場,200公斤產品僅一個多月便售光?!备=ㄊ〗矫廊瞬铇I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鵬春介紹,美人茶醇厚甘爽,蜜甜香;柚子花馥郁甜醇,香氣清鮮持久,把兩種香氣特性進行互補,是開發跨界產品的核心優勢。新研發的產品每公斤售價800元左右,是普通茶葉的2.6倍,經濟效益顯著,明年公司將擴大柚子花美人茶的產量。
江山美人茶業有限公司員工在做茶青 李鵬春 攝
科技賦能,構建“茶+N”的產業新業態,開辟出了美人茶產品新賽道。李鵬春介紹,依托大田縣烏龍茶科技小院,福建農林大學生團隊每年入駐科技小院開展春茶前的技術指導與新產品研發規劃等,公司提供生產,形成“實驗室—車間—市場”的閉環,延伸茶產業鏈。
近年來,屏山鄉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全方位驅動茶產業升級。在技術研發體系構建上,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與知名院校以及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引入省內知名茶業專家團隊開展技術攻關,加速前沿技術在茶產業中的應用與轉化。
“我們科技人才保障十分有力,通過整合政策資源、深化產學研合作、強化技術培訓等一系列舉措,已構建起多層次、多維度的科技支撐體系,為農業強鎮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吳煌珠介紹,他們通過選派農業、茶葉領域專家長期駐點指導茶園管理等舉措,借助“顧問團隊+茶葉專家+科技特派員+制茶能手”四級技術服務體系,將科技服務延伸至田間地頭。同時,依托省級職教社及縣鄉政府資源,打造系統性技術培訓體系,以“理論+實踐”“高校專家+本土骨干”相結合的模式,常年開展茶產業技術人才專項培訓,培養了一批本土技術骨干。持續聘請臺灣制茶大師張慶泉、翁潮亮定期到屏山鄉授課,積極引進臺胞二代茶農,培養“土專家”“新農人”,探索建立“美人茶專家工作站”,吸引和培育更多高層次人才團隊定向服務,推動產業技術迭代升級。
“這些年,縣、鄉舉辦的制茶大師授課、茶葉技能競賽、外出考察學習等各類活動,使我受益良多。”大田縣東方美人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蘇啟綿就是技術服務的受益者之一。他師承臺灣制茶名師張慶泉,在學習中不斷求索,苦下功夫,精益求精,22年來,從一名茶葉門外漢,一步步成長為“十佳金牌工匠”、制茶大師。他制作的“東方美人茶”在2018年第七屆海峽兩岸茶文化季之“秋茶”茶王擂臺賽上,獲得“美人茶?茶王”獎,在縣里舉辦的美人茶大賽中,他的茶葉更是獲得無數個金獎。
蘇啟綿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積極把制茶技術經驗無私地傳授給當地茶農和茶企,通過傳、幫、帶,培養一批農村青年制茶技術骨干。他還帶頭成立合作社,打造茶農抱團成隊,提升茶葉品質,營造生態茶葉產品優秀品牌。
在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方面,屏山鄉成果顯著。依托省級專家大院平臺和省級星創天地,構建“專家+技術員+示范戶”三級培訓網絡,每年開展30余場茶葉綠色防控、有機種植專題培訓,覆蓋5000人次。建設現代農業智慧園,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精準施肥、節水灌溉;建立良種繁育基地,引進金觀音等新品種,以“實物計租 技術折股”模式推動品種改良,新品種茶園畝均效益提升1200元,以科技創新全面賦能烏龍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政策支持到項目建設,再到全產業鏈的優化升級,屏山鄉正以一系列扎實舉措,推動茶產業向著更高質量發展邁進,書寫著鄉村振興的茶韻新篇章。
“我們將以榮獲‘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為契機,以科技創新和項目建設為支撐,繼續深化茶產業全產業鏈升級,持續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力。”吳煌珠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