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普惠金融 惠民行遠
改善金融服務環境 要在最大范圍提供基礎性、標準化的金融服務并非易事,長年來,基于“風險大、成本高、回報率低”的判斷,進入鄉村的金融服務斷在了最后一公里。在很多的偏遠地區,走幾十公里看不見一個營業網點的情況屢見不鮮,當地居民的金融意識更是淡薄。 為了能夠實現服務對象的包容性,郵儲銀行在成立之后首先將目光放在了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建設上”。 依托郵政渠道的優勢,郵儲銀行在過去幾年建立起了一個覆蓋城鄉、全國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網絡。數據顯示,郵儲銀行目前營業網點超過3.9萬個,覆蓋全國超過98%的縣。其中,在全國30個省(區市)的縣域網點覆蓋率已達到了10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西部地區省份郵儲銀行網點數量超過2.4萬個,占全行網點總量60%以上,70%以上的網點分布在縣和縣以下農村地區。 以這些實體網點為基礎,郵儲銀行通過自助設備投放,進一步將服務的覆蓋面向空白區域延伸。目前,郵儲銀行共有ATM 5.3萬多臺,其中一半布放在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為縣和縣以下農村地區客戶提供便利的取款、轉賬、查詢、代繳費等服務,有力改善了農村用卡環境,填補了金融服務缺口。 在物理網點之外,郵儲銀行還加快推進電子渠道在普惠金融中發揮的作用,大力發展電子銀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截至2013年8月底,郵儲銀行全國個人網銀客戶達到7400多萬戶,其中縣級及縣級以下網點客戶占比近30%。 除了各種渠道的鋪設,郵儲銀行還意識到人才的培養對推廣普惠金融的重要性。2009年起,郵儲銀行就在全國各類金融機構中,率先選拔、聘請任期屆滿的大學生“村官”,最大限度發揮這些“村官”熟悉農村情況、了解農民金融需求和信用狀況的優勢,直接把小額信用貸款送到農民的田間地頭,架起了金融機構和農戶之間的橋梁,為農民創業致富搭建了融資平臺。 目前,郵儲銀行累計招聘大學生“村官”3200多人,遍布全國20余家分行,成為全國最早、最多招聘大學生“村官”的金融企業之一。 因為郵儲銀行在金融服務環境上的多方面努力,我國很多地區的金融服務現狀有了質的改善。如今,“大煤溝”的礦工們利用離行式ATM機和手機銀行就可以便捷地辦理各種基本的金融業務。浙江山川村的村民也可以通過設在當地的助農取款服務點進行取現和各種費用的繳納。 |
- 2013-09-07郵儲銀行三明市分行多措并舉促企發展
- 2013-07-31郵儲卡在手錢被人盜刷消費 賠付有難度
- 2012-12-20郵儲三明分行發放貸款60多億元
- 2009-12-18取一筆匯款跑了三四趟郵儲網點 系統竟無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