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持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加快林業轉型升級
編后: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省委提出,要推動商品林經營專業化、規模化,提高林業產業發展水平。這對全國首個集體林區改革試驗區的三明而言,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新機遇。三明正加緊討論制定有關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力爭早日出臺以加快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為主題的實施意見。改革只有進行時,生態文明建設的探索永無止境。福建將繼續發揚先行先試、敢闖敢干的精神,加大林權改革步伐,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上接第1版)而金森公司則新增5萬多畝的森林資源。“看到公司的經營發展模式與十八大精神相符合,我們更有勁了。”江賢明說。 “通過成立股份公司與林農合作造林,既保障了林農利益,又擴大了林企的資源規模,獲得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真正實現了‘林農得實惠,企業得資源,國家得生態’的三贏局面。”三明市林業局副局長潘子凡說。 在穩定林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保障林農權益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償、規范”的原則,三明構建了集體經營、股份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林業經營模式,促進了商品林經營專業化、規模化。據統計,全市經工商注冊登記的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已達422家。 林業與資本怎樣融合 創新森林資源生產經營方式,進一步夯實了三明林業產業發展基礎。為推動林業產業轉型升級,三明在林業與資本市場的融合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 “從2013年11月6日正式上市以來,僅一個來月的時間,交易中心的交易額就達800億元左右!”全國首個林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浙商所(福建)林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林起燒興奮不已。 這是三明市在推進林權證券化,發揮林權證在林木林地抵押、入股、流轉等方面的有價證件功能,讓林農在資本市場獲益更多的又一創新舉措。中心集物流、貿易、金融于一體,向國內外客商提供安全快捷的電子交易、倉儲物流、金融信息及相關服務,有望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乃至全國重要的林業商品交易平臺和定價中心。 目前,除了首期已正式上市的杉原木、低密度纖維板、活立木采伐權等品種的即期交易外,交易中心還將逐步推出多個林業相關產品上市。 據了解,在林權抵押貸款、森林綜合保險、林業服務體系等林改配套改革方面,三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3年,全市林權抵押新增貸款額4.3億元,1800多萬畝商品林森林綜合險參保率達95.7%,我國首家林業產業院士工作站落戶三明…… |
- 2010-12-05三明:突出綜合配套 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 2010-11-25突出綜合配套 三明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 2010-03-01三明地區農村集體林權改革還沒有真正落實
- 2014-01-05三明市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報到側記
- 2014-01-05政協委員建言三明市經濟社會改革發展
- 2014-01-05三明市政協委員分組討論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