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女孩學醫路上的“愛心雙腿”
東南網3月3日報道(福建日報 陳燕雙)這些日子,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來了一名特殊的實習生,穿著大白褂,坐在輪椅上。她就是來自福建中醫藥大學2010級中西臨床醫學專業的鄭珊珊。 鄭珊珊已進入福建中醫藥大學3年多時間,上學期間,她沒遲到過一次,也沒摔倒過一次,甚至在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實習的日子里,也沒有落下一次實習的機會。這是因為愛心“雙腿”——2010級中西醫臨床醫學班“你我相依”愛心小組一直在她身旁呵護她。 鄭珊珊的老家在政和縣的一個偏僻山村,父母靠務農維持生活。周歲的一次高燒,使鄭珊珊下肢完全癱瘓。多次坎坷的求醫之路,換來的是小兒麻痹癥的診斷。一次次帶著滿滿的自信走進醫院,得到的結果卻是一生與輪椅相伴。9歲時,在父親的奔波努力下,她背上了書包。在小學、中學的求學路上,父親和哥哥成了她的“雙腿”,陪她走過數載寒冬酷暑。 2010年,她考入福建中醫藥大學。學校了解到她的特殊情況后,給她提供了助學金,還特別在公寓樓一層給她安排了單間宿舍,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資助了她的書本費。 “一開始大家并不熟悉,后來在一些班級活動中才知道了珊珊的事,在珊珊需要幫助的時候,比如上下學時,我們不是隨傳隨到,就是主動留下來。”同學王海濱說。早在2010年9月,鄭珊珊剛入學不久,班長李帥便與同學們商討了她的出行問題,最后大家決定:班上29個男生,以宿舍為小組(一個宿舍6人),負責抬她上下教學樓的樓梯;班上31個女生,負責她生活起居上的問題和去食堂打飯菜。來自五湖四海的2010級中西醫臨床醫學班60位同學成立了一個特殊的集體——“你我相依”愛心小組。 每次上課前,愛心小組成員們抬著“輪椅女孩”上樓,小心翼翼,走得很慢很慢。鄭珊珊感激地說:“同學們抬著我上樓下樓,很辛苦、很吃力,卻從來不抱怨。” 正是這一雙雙溫暖的援手,讓這個女生的求學路上充滿了愛的陽光。雖然,在校園里以及路上那些投來的異樣目光始終讓人不舒服。但問起她的感受,她總是說:“已經習慣了,雖然改變不了別人的眼光,但是可以改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她臉上始終保持著笑容。 在王海濱的記憶中,剛開始和鄭珊珊相處時自己也顧慮頗多:“講話特別注意,但現在處熟了,什么玩笑都能開,有時候樓道比較窄,四個人抬會很擠,這時大家就會調侃珊珊說,她又長胖了。幾個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地就下了樓。” 班級里,鄭珊珊是標準的好學生。雖然每次上課,坐在輪椅上的她只能坐在教室的后面,但她總是認真聽講做好課堂筆記。還經常提醒后排同學上課不要睡覺以及玩手機等。“平常也樂于跟我們分享學習經驗,每次考試之前,她還會主動把自己整理好的筆記和重點內容貢獻出來。”同學蘇美梅說道。 在大學期間,她每年都獲得學校優秀學生一等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并一次通過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考試,取得公共營養師三級證書,她還獲得2012年度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提名獎。上大學后,她再也沒有拿過家里一分錢。 去年9月,鄭珊珊與班級同學到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實習。剛開始,鄭珊珊的母親還擔心鄭珊珊在外實習會很不便,便從老家到醫院照顧鄭珊珊的生活與學習。然而,“你我相依”愛心小組的女生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給鄭珊珊捎上一份;而出行方面,愛心小組的成員都是隨叫隨到,課余時間,經常推著鄭珊珊出去走走。看到“你我相依”愛心小組同學的精心呵護,兩周后,鄭珊珊的母親終于放心地回家了。 對于鄭珊珊而言,“你我相依”愛心小組的成員如今已是“親人般的存在”。“一路走來,他們每天陪我上課下課,陪我實習,陪我面對路人好奇的目光,他們讓我很感激,也給了我勇氣。除了輪椅,我和其他人其實并沒有什么不同,我會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鄭珊珊對未來充滿了自信與期待。 |
- 2014-03-02三明市召開教育實踐活動督導組組長副組長座談會
- 2014-03-02三明市出臺政策扶持家庭農場
- 2014-03-01三明市發放困難群眾電費電量補貼近500萬元
- 2014-03-01三明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八次會議
- 2014-02-28三明市委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