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金溪:詩畫中的森林公園 體驗山野的情趣
2014-10-09 09:53:47李宣華?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靜靜的鷺鳴灣 東南網10月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宣華文/圖)金溪是一面鏡子,倒映江南水鄉流淌歡歌。金溪是一幅五彩油畫,蜂飛蝶舞繞流水。金溪是一首多情美妙的詩,輕紗籠罩處恬靜如夢,澄澈透亮時風情萬種。 明代才子仕正,出將樂城郭逆流而行,夜游金溪,流連中忘卻疲頓,詩意來襲:“數聲雞犬金溪路,一曲魚樵翠煙霧。壁光射入中流深,川上出沉廣寒兔。”我不知道這記載寥寥的“金溪夜月”的確切位置,但這并不妨礙它裊裊升騰的美,也并不拘囿它給我們帶來的無限想象空間。就這樣,“金溪夜月”和同樣有著翔實圖文記載的“桃溪春漲”“虹橋暮雨”“五馬晴嵐”“九仙霽雪”“玉洞秋云”“龍岫煙霞”“龜山弦誦”一道,載入將樂著名的“三華八景”。 這處從明代詩詞詠賦中走來的金溪景觀,早在2007年11月,就被福建省森林公園和森林旅游管理辦公室批建為將樂縣金溪省級森林公園,涵蓋面積近200公頃,其中水域面積就有10多公頃,由鷺鳴灣景區、明頭山景區和白云山景區三部分組成。可是,絡繹不絕到景區休閑、健身、采風、垂釣之人,又有幾個喚得出“金溪森林公園”之名姓? 或許,這就是金溪森林公園的魅力所在!不收門票,不立門坊,還山水本來面目,帶給游客原汁原味的山野情趣。 其實,這是明智的。在將樂,哪山不綠,哪水不清,隨手一指都可能有不凡的風景,更別說這里有入列中國“四大名洞”之一的玉華洞,有“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云之態”的國家森林公園天階山,有神秘莫測的國家自然保護區龍棲山等“名家大腕”。那么,靜默是金,金溪森林公園何不守住深閨,打好自個兒“小家碧玉”的牌子?這是最好的蓄勢待發!由此,一不小心就可能會破曉與眾不同的熠熠光芒。 公園內的白云山在溪南。據史料載,這座山“時有白云聚散,可卜晴雨,演武場在其下。上有庵,里人六月登山祈禱”。清代將樂詩人車耆奎在《白云山》一詩中這樣寫道:“寂寂巖阿小化城,幽人有癖與之盟。山間授業龍聽講,花外吹銅鴿調兵。百頃滄波春雨意,一林紅葉夕陽晴。拋書漫道門羅雀,竹杖隨身即友生。” 來到山腳,“演武場”已遺跡難尋,昔日的“一林紅葉”也早被綿延碧波取代。一片蔥郁繁茂的松林間,一條石徑古道和一條水泥路呈倒“八”字形蜿蜒入山。一邊是登山人的所愛,一邊是自行車騎行者的首選。路徑不同,終點皆為白云庵。 白云亭、白云寺、松風亭、三圣祖師廟、文殊閣,這些景點對孩子們的誘惑力不大,生活在山林附近的他們早已見怪不怪。孩子們喜歡登臨這座山,往往來源于一些意外驚喜。我那上小學的孩子就因著白云庵籬笆菜地旁兩只時不時出沒的野白鷴,而對這座山充滿期待,格外向往。 金溪森林公園的整體地貌較為低緩,境內最高的山就是這座白云山,海拔也不到500米。最低海拔164米,處于鷺鳴灣景區。這里湖畔連池,白鷺悠游,是一處宜人的鄉野游憩之所。步入其間,移步換景,無論走到哪,都是人在景中,景在畫中。 金溪滿鏡畫如詩。鷺鳴灣的水,碧波蕩漾,隨處俯身一掬就可暢飲。鷺鳴灣的山,松杉多姿,翠竹搖曳,物種豐富,是個名副其實的百樹園。大自然是一個神奇的色彩家,鷺鳴灣在四季更替中呈現無與倫比的絢爛色彩。每到冬季,溪畔一片低矮的草甸,潔白的蘆花飛飛揚揚。春雷一響,滿地蘆葦立即收回無羈的野心,將春之神慷慨給予的汩汩暖流化作細芽吐綠。初夏時節到鷺鳴灣,舌尖上的純天然野草莓,更是吊足人胃口…… 青山綠水。登山臨水。觀山覽水。伴著清風,伴著鳥叫蟲鳴,行走金溪森林公園,遙望水伴山行的如歌屐痕,感悟山解水意的禪宗密語。轉念,我不免又有些擔憂,下一個十年,百年,這片純凈的處女地可否依然? 早有耳聞,有關部門將“在維護和改善森林公園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依據森林公園的區位優勢,發揮其風景資源的特色,高起點規劃,努力將自然條件、人文地理、名勝古跡、城市設施等多種資源進行串聯、整合,打造‘一路一景,花樹覆蓋,生態良好’的,集度假、休閑、健身、朝圣于一體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倘若真這樣,一個集城市居民大眾化休閑、健身運動為主題,融休閑性、參與性、知識性于一體的高品位省級森林公園,將錦上添花般呼之欲出。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