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擁軍慰問團赴舟山軍港慰問“三明艦”官兵
2014-11-30 18:42:49彭峰 許德范?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洪元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三明艦(資料圖) 11月27日上午,海風輕輕地撫摸著東海之濱,海浪悄悄地搖曳著舟山軍港,朝陽緩緩地灑落在海平面上,海軍“三明艦”又一次迎來了第二故鄉的親人——三明市擁軍慰問團。 14年前,海軍“三明艦”正式命名入編,隸屬于崇尚“忠誠、勇敢、精武、善戰”精神的海軍91991部隊。從此,作為“流動國土”的“三明艦”就與閩中山區的三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三明人民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帶著273萬三明人民的重托,帶著對海軍官兵的崇敬之情,帶著向祖國海疆巡禮的自豪感,市委常委、秘書長、政法委書記王剛率三明市擁軍慰問團登上了“三明艦”。在這里,無論是艦首甲板上怒視著蒼穹的戰炮,還是艦尾寬闊的平臺、火紅的軍旗,抑或是艦艙內獨特、別致、人性化的設計,都讓大家嘆為觀止。 看到第二故鄉的親人,“三明艦”官兵十分激動,又是敬禮,又是握手,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燦爛的笑容。為了感謝親人們的關心與支持,官兵們還在艦艇的廚房內親自動手,準備了當地地道而豐盛的海鮮午餐,真誠款待遠到而來的三明市擁軍慰問團。 在“三明艦”官兵和三明人民心中,2000年12月25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就在這一天,“三明艦”命名組建。從那以后,每隔一年,我市就要派出擁軍慰問團赴舟山軍港慰問“三明艦”官兵,為官兵們帶去三明人民的牽掛與愛心,幫助官兵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三明與“三明艦”遠隔千里,但是三明人民與“三明艦”官兵們卻是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2007年,“三明艦”代表中國海軍,前去印度洋,參加在巴基斯坦舉行的“和平-07”多國海軍軍事演習。消息傳來,三明人民為之激動,紛紛從電視、網絡等媒體上關注軍演的進展情況。 肩負著祖國的期望,懷揣著人民的關切,“三明艦”在實彈射擊演習中,一舉擊沉浮靶,技驚在場的外方軍事長官。“三明艦”作為海軍戰艦,能代表中國海軍“出戰”多國軍演,是至高無上的榮譽。這是中國海軍首次派艦艇參加多國海軍軍事演習,取得了舉世矚目的佳績,必將被載入中國海軍軍史。 “三明艦”的榮耀,就是三明人民的驕傲。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時間向“三明艦”全體指戰員發去了賀電。“故鄉人民的真情,我們將永遠銘記。”全艦官兵都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在往后的軍事訓練中更加刻苦努力,在執行任務中更加堅決徹底。“甜不甜,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官兵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回到第二故鄉——三明,看一看家鄉的發展變化,再見一見故鄉的父老鄉親。 2010年9月25日至28日,“三明艦”派出擁政慰問團,到我市走訪慰問,在海軍91991部隊中開創了官兵到共建城市走訪慰問的先例。在我市期間,“三明艦”擁政慰問團舉辦了海軍“三明艦”成長事跡報告會,走訪了三明學院、三鋼(集團)有限公司、三明市國稅局、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梅列區法院,看望慰問了受“三明艦”資助的兩名學生,還參觀了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展覽館。 …… 往事依然歷歷在目,而今情誼更是深如海。“‘三明艦’官兵需要家鄉人提供什么幫助,我們就要盡全力提供什么保障。”這是市擁軍慰問團成員的共識。 “三明艦”編指兵戴義說:“現代海戰都是信息化的,學習科學知識,提升文化素養,十分重要。我的學歷只有高中,很想通過繼續學習,以適應高科技含量的海軍作戰要求。” “相比以前,大家的學習氛圍更濃了,對知識的渴望更加迫切。”“三明艦”機電部教導員嚴光鋒說,盡管目前,“三明艦”肩負著更加繁重的戰備任務,有時一出航就是20多天,但官兵們始終不忘學習,一有閑暇時間就抓緊學習各類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目前,在全艦官兵中,技術型人才占到三分之二。此外,我們艦上還有很多像清華、浙大、大連艦艇學院等名校的畢業生擔任指揮員。學習底子都不差,但學習條件欠佳。”艦長張平一表示,“三明艦”的很多官兵都希望能夠借助我市的高校資源,提升文化素質,以便更加圓滿地完成各項軍事任務,為“三明”這個名字增添光彩。 參加此次慰問活動的三明學院副院長江芳俊,向官兵們介紹了有關繼續教育的一些政策。同時,他還表示,三明學院要在“三明艦”官兵們的繼續教育方面做一些探索,走出一條新的路子,既方便官兵們學習專業知識,提升文化素質,又不影響官兵們進行軍事訓練和執行重要任務。 作為此次擁軍慰問團團長的王剛,滿懷誠摯地說:“三明是革命老區,還是中央蘇區,我們一定會像當年支援紅軍一樣,支持海軍‘三明艦’的發展。”至真之情,感人肺腑。“三明艦”政委嚴宏富斬釘截鐵地說:“有了第二故鄉人民的大力支持,‘三明艦’官兵們必將出色地完成更加艱巨的使命。” 啟航揚帆于東海、捍衛著祖國海疆、維護著領海安全的海軍“三明艦”和作為著名老區蘇區、有著光榮擁軍優屬傳統的三明市,正在譜寫一曲軍地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