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徐碧新城二期搬遷存貓膩標準不一引發爭議
2015-01-20 16:19:25?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華網福州1月20日電(本網記者)福建三明市梅列區在拆遷工作中曾以“和諧拆遷”經驗被多家媒體廣泛報道。但記者近期接到當地的三明市良宋化工機械配件有限公司等被拆遷對象的質疑稱,在該區徐碧新城二期拆遷中存在“暗箱操作”現象。 記者隨即展開調查。 拆遷戶懷疑存在“暗箱操作” 三明市良宋化工機械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宋公司”)位于三明市梅列區徐碧街道乾龍新村41幢。在徐碧新城二期拆遷中被列入拆遷范圍。永興車業和亞華汽配公司是相鄰的另兩家企業,同屬拆遷范圍,但三家企業的賠償卻相差懸殊。 據公司負責人陳良宋介紹,補償分土地補償和地面建筑物補償。其中,土地補償部分,政府對土地補償的價格為每畝102萬元。良宋公司土地使用權面積5.82畝,597萬元;永興車業只有2畝多地有土地使用權,200多萬元;亞華汽配公司有8畝多,800多萬元。 在地面建筑物方面,良宋公司建筑面積3586平方米,其中有房產證面積480多平方米,許多是鋼架、框架結構。陳良宋拿出《國有土地使用證》、《福建省建設用地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等證件說,公司的地面建筑經過嚴格的用地規劃、設計,各種手續齊全。而另外兩家的地面建筑要么沒有房產證,相當于違章建筑,要么大量屬于租賃土地上的建筑。 “最后的補償結果是:良宋公司一共1500多萬元,永興車業的補償達到706萬元,亞華汽配公司的補償更是高達1840萬元。”陳良宋說,“為何補償相差這么大?只有一碗水端平,我們被拆遷戶才會心服口服。我們要的是一個公平。” 記者調查:補償標準不一引發爭議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土地補償標準方面,并無差異。主要的爭議在于地面建筑物的補償。 據調查,亞華汽配公司的建筑物有4858.6平方米,都沒有房產證,但補償標準和有房產證的建筑物一樣,各種補助、獎勵高達998.8萬元。 三明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梅列分中心有關負責人證實:“對于沒有辦理房產證的建(構)筑物,只要在出讓工業用地紅線范圍內,視同有證給予按時拆除獎勵。這樣是為了促進拆遷順利推進。” “沒有辦房產證的建筑為什么補償和有房產證的建筑是一樣的?這樣是不是不公平,背后是不是有貓膩?”陳良宋問。 據調查,永興車業租賃了原徐碧機械廠地塊7.558畝,但在地面建筑物方面也得到了大量的補償,累計達262.5萬多元。 三明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梅列分中心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這一部分的補償是“從永興租用土地占比較大、搬遷任務較重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酌情考慮”。 記者看到,包括搬遷補助、停產停業補助、搬遷獎勵等補助標準也分別達到3萬/畝、7.5萬/畝、5萬/畝。而新廠房建設補助獎勵和有土地證土地上的補償一樣,都是225元/平方米。 記者發現,這部分的補償標準是在2014年9月3日下午梅列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以會議紀要的形式確定的。梅列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筑局在2014年10月9日專門針對這三家企業補償安置而制定的《徐碧新城二期有關生產性用房補償與安置補償辦法》對此卻并無任何涉及。 “為什么租賃的地面上的建筑物也能得到這么多的補償獎勵,對其他拆遷戶公平嗎?” 陳良宋質疑說,而且補償標準應該通過文件確定,不是開一個會幾個人就定下來了。 地面建筑物的結構等級的認定涉及到補償金額。對于這一方面爭議,記者調查了解到,其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在三明市旺通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出具的永興車業的房屋建筑面積測量計算報告書上,建筑1的結構等級是“磚混”,但補償卻是按照“框架”補償;建筑6、7、8、12等建筑結構等級是“棚房”,但補償卻是按照“鋼構”補償。 “和諧拆遷”不能停留在紙面 由于認為拆遷補償過低,良宋公司遲遲不愿簽訂拆遷協議。據陳良宋介紹,當地法院、稅務、城管等有關部門輪番上門軟硬兼施做工作。“我孫子都已經10多歲了,計生部門突然給我們開出了50萬元的超生罰款,這擺明是逼我們拆遷啊。”陳良宋說。 當地還采取了停水停電的措施。記者在梅列區政府給三明市電業局和福建恒源供水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份函件上看到,要求從2014年10月8日起對永興車業停止供水供電,從10月12日起對良宋公司和亞華汽車配件公司停止供水供電。 在一份承諾書上,記者也看到,要求良宋公司承諾拆除,否則將進行停水停電,并對所有的建筑物進行拆除。 “我們公司被停水停電有兩個月,我們用電用水,交電費水費,怎么有權力停我們的水電呢?”陳良宋說。 “我們其實也吃了啞巴虧,也沒辦法。”永興公司也有很多無奈,據公司一位負責人透露,他們三家公司的被拆遷地段的位置相當好,“政府拍賣的話,這里一畝至少5、600萬元。” “他們手段很多。”這位負責人舉例說,“我們是修車的,他們打招呼叫我們的老客戶不過來修車,一年損失至少幾十萬元。”另外,派出所、工商、稅務等也經常查。 據記者了解,梅列區政府為了推動拆遷工作,組織了多個征遷工作組。對良宋公司、永興車業、亞華汽配公司等,分別由人社局、安監局、教育局等牽頭做工作,每個工作組有4人左右。 在拆遷辦的大門外貼著紅色的報聯,寫著“全心全意為征遷戶服務,千方百計為征遷戶著想”,橫批是“以人為本,陽光搬遷,依法搬遷,和諧搬遷”。 “陽光、依法、和諧搬遷是一脈相承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認為,只有陽光搬遷,依法搬遷,才會有真正的和諧搬遷,只有杜絕“暗箱操作”,才能保證被拆遷戶的利益,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