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本月底建成 總投資1.35億元
2015-03-08 16:40:49樂德聲 劉靜云?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洪元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沙縣醫院門診大樓(資料圖) 3月3日,總投資1.35億元的沙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建設現場傳來捷報——項目建設已近尾聲,預計本月底完工。新門診大樓建成后,各項設施設備達到“三級乙等”標準。這是沙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資金投入,方便群眾就醫的又一舉措。 在醫改過程中,沙縣醫院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遵循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在歷經突破、優化,從持續加大投入改善基礎、硬件設施到深化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再到細化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沙縣的“醫改紅利”開始逐步釋放,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政府對硬件的持續投入使沙縣醫院獲得快速發展。近年來,沙縣醫院的基建、硬件設施投入資金達2.7億元。縣政府投資1.2億元的住院大樓投入使用,投資1.35億元的沙縣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即將建成。同時,持續加大對醫療設備的投入,先后購進了GE超導1.5T核磁共振、GE64排128層螺旋CT機、鈥激光碎石系統等先進大型儀器設備。 既抓“硬件”,又重“軟件”。為了解決衛生人才緊缺問題,沙縣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多項措施扶持衛生事業的發展。通過帶編入校招聘、醫務人員職稱職數放寬等措施穩定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同時,注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定期派出業務骨干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進修,緊跟國內外先進技術。這樣一來,醫務人員的診療水平大大提高。去年,沙縣醫院歷時50多天,僅花費27萬余元就成功治愈了三明地區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齡重癥患者。 沙縣醫院通過完善學科建設,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工作,進一步提升醫院服務能力。成立腫瘤微創綜合治療科、精神病區,建設獨立的腎內科,并將血透室擴展至20臺規模。同時,完善康復科、介入科建設,提高大病不出縣的能力,切實滿足群眾就醫需求。醫院還啟動更多服務患者的人性化措施,在臨床科室設立“科主任、護士長接待日”,定期深入科室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執行病人巡訪制度。開展黨員醫務工作者聯系服務患者活動,對一些長期困難病患實行“四個一”服務,即“給聯系對象一張聯系卡”“一個月電話至少回訪一次”“一個季度至少上門隨訪一次”“為服務的患者至少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在門診及住院導診臺發放便民服務卡,清晰告知患者門診就診流程及入院、出院流程。在護士站、患者床頭柜等處擺放不同的提示牌,讓患者感受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醫改紅利”逐步釋放。自醫改以來,藥品零差率,單病種付費,藥品、耗材二次議價等一系列控費措施的落實,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去年,沙縣醫院診療人數292496人次,住院人數15388人次,大中手術量3605臺,藥占比由2013年的24.61%控制到23.09%,平均住院天數控制在8.35天。去年上半年,福建省衛生計生委委托第三方調查評價機構開展全省二級以上醫院滿意度問卷調查,沙縣醫院在全市二級綜合性醫院中排名第一。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