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派詩會”三明專場朗誦會現場

朗誦詩《朱熹組詩》
東南網三明11月12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11月11日,“閩派詩會”走進三明學院——紀念朱熹誕辰885周年首屆閱讀文化節,在三明學院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
“長風習習,那是遍山誦經的梵音。一萬座山峰便是一萬尊佛形,群巒無邊,眾佛無邊……”在豪情萬丈地朗誦中,詩會拉開序幕。整場詩會共演出《朱熹組詩》、《中國墨》、《從根部到花瓣的距離》等16個節目,現場600多名觀眾欣賞了融合多種元素的音舞詩表演《江南春聲》。《中國墨》中的表演者將詩歌、書法和古琴美妙融合,帶個觀眾獨特的享受……
此次活動充分宣傳、弘揚和挖掘“閩派詩歌”的文學價值,展現“閩派詩歌”獨特的文化魅力,傳承“閩派詩歌”優秀的特質,吸引廣大的文藝創作者廣泛參與,營造活躍、熱情的詩歌創作氛圍。以紀念朱熹誕辰885周年三明學院首屆閱讀文化節為契機,以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傳播現代詩,進一步打造“三明詩群”。
活動由福建省作家協會、三明學院、三明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福建(海峽)文藝網、三明學院圖書館、三明市詩歌朗誦協會承辦,三明學院文化傳播學院、三明學院教育與音樂學院、三明市作協、三明市音協、三明市文學藝術院協辦。

女聲表演唱《月亮謠》

表演第十屆海峽詩會主題歌《七月蓮荷》
相關資料:
三明詩群是一個現代詩地美學部落,由著名詩人蔡其矯配置倡導所創。詩群醞釀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與八十年代初期,1984年,經三明市文聯協辦,范方聯絡著名現代詩理論家孫紹振、著名港臺文學專家劉登翰等人正式組群,由萊笙起草美學宣言,提出了“大時空、大心境、大技巧”藝術主張,實踐發展了三十多年,詩群規模從首批45人發展成目前的200多人,成員作者遍布全球五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