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電公司人員積極投身抗低溫保供電第一線
東南網三明1月25日訊(通訊員 張玉生)受強寒潮天氣影響,1月22日至23日,三明出現罕見低溫天氣,部分縣達到零下1-6度,三明市及10個縣不同程度出現降雪或者冰凍,造成三明市9條10kV饋線、25條10kV支線跳閘,600臺配變停運,23253多戶停電。
面對突如其來的冰雪災害,三明供電公司提前啟動防御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成立抗低溫保供電指揮部,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司黨組的領導和指揮下,科學決策,全面協調,統一部署,超前防范,認真做好應對雨雪冰凍災害各項工作;公司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多次召開防御強寒潮天氣視頻會,在外參會的羅克偉總經理、張德美書記除參加省公司視頻會,還多次打電話了解災情、指揮搶險;鄭勝、陳巖副總經理坐鎮指揮搶修工作;喻俊彪總工程師、邱學軍總會計師分別趕到建寧、泰寧指揮搶險;系統各單位實行領導24小時值班制,廣大干部員工放棄雙休日,冒著雨雪進駐各鄉鎮,展開了聲勢浩大的排障和搶修。
地處閩西北山區的三明市,森林覆蓋率達76.8%。然而,茂盛的樹竹卻對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構成了威脅,特別是持續陰雨低溫冰凍天氣,許多鄉鎮均有出現不同程度的毛竹覆冰后垂壓電線引發線路跳閘事件,群眾生產生活用電受到了影響。

清除線路走廊旁的超高樹木
三明供電系統全員行動,清障保電,供電部門與當地政府密切配合,向林權主做好解釋工作,取得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在寒潮天氣來臨之前,公司輸電運檢室出動264人次,對220千伏金越線,220千伏三北線,220千伏金北線,110千伏荊沙線等23條輸電線路進行了特巡特護,利用望遠鏡、紅外測溫儀等設備,對線路設備進行紅外線測溫,特別對以往出現過問題的設備接點進行監控,及時發現處理故障。及時清除線路走廊旁的超高樹木,確保輸電線路安全運行。
公司變電部運維室提前梳理易受寒電站,對電網主設備、新投產設備和特殊運行方式下的設備進行特巡,完成各站驅潮加熱裝置及設備油位、SF6氣體壓力排查工作,發現并消缺設備SF6壓力降低異常兩處,保障設備安全運行。
各縣公司組織隊伍加強巡視,對距配電線路五米以內的樹竹進行清理,有效降低了跳閘事故的發生率。

供電搶修
23日晚,三明市及各縣普遍降雪和出現凍雨,地處高海拔的110kV和35kV線路出現輕微覆冰,部分10kV線路斷線跳閘。當天清晨,搶修人員上山開始了艱苦的巡線、清障和搶修。
此次受災線路大都在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由于陰雨和降雪,上山的路結了薄冰,十分溜滑,冰凌壓倒的樹竹成為了屏障,給巡視作作帶來從未有過的艱難。搶修人員鉆山找路,樹竹、冰凌割得人臉生疼,外衣被雪水淋濕,內衣被汗水浸透。平時巡視兩公里線路,半個多小時就夠了,可這種天氣至少多花幾倍時間。
建寧伊家鄉調泥坑村因災斷電,村民用電告急。在大雪封山路不通的情況下,伊家供電所所長汪金貴和同事徒步3小時趕來該村,快速排查到故障點,冒雪搶修,及時恢復村莊的供電。
大田鄉壘際村是泰寧縣海拔最高的山村,冰雪天氣致該村線路不同程度受損,供電搶修隊冒雨巡查線路,排除故障。
“清理線路走廊,要注意安全,預判樹竹倒向。”永安供電公司建立了“抗冰保電”微信群,利用微信群發送安全提醒,高效指揮搶險,精心做好走廊除障、故障排查和搶修工作,快速恢復受災線路供電。
由于氣溫驟降,用戶用電負荷急劇上升,寧化縣110千伏湖村變10千伏鎢礦線東山變原30千伏安變壓器過載,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寧化公司組織搶險隊趕赴現場,將30千伏安和變壓器更換100千伏安,有效滿足了客戶的用電需求。
在特巡特護中,將樂公司發現會石村公變臺區有傾斜跡象。為減少導線可能覆冰造成倒桿斷線,該公司組織13名搶修人員,調用大型機械,在大檔線距中間新增立一根15米電桿,并對傾斜的臺區進行校正,保障電網運行。
由于低溫氣候不斷惡化,給搶修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在現場,寒風凜冽,搶修人員有的凍得雙唇發紫,手凍得不聽使喚了,腳凍麻了,冰雨不斷往脖子里灌,內衣濕了,仍堅持,再堅持,搶修人員們咬緊牙關挺著,相互鼓勵著。從早上忙到晚間,竭盡全力搶修為災民送光明。各公司工會趕到現場慰問,送來了熱騰騰的姜湯,為搶險人員驅寒暖胃。
面對災情,物資公司快速反應,在最短時間內摸清災情,千方百計保障物資供應,保證了搶修進度。
搶修不忘保安全。抗災中,各地嚴把搶修安全關,各搶修受災點因地制宜,紛紛制定了相關安全管理規定并嚴格執行,保持了現場安全良好態勢。
抗災中,各地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到供電公司了解受災情況,指導抗冰搶險工作和慰問搶險人員。
連日來,三明供電系統共組織22支黨員突擊隊,出動搶修人員379人,搶修車和吊車80多輛次,踏雪冒雨投入災后特巡和搶險。至24日14:25,隨著寧化供電公司10千伏方田線搶修完畢并復電,三明市遭受雨雪侵害而斷電的受災戶全部恢復正常供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