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春運”為失信行為戴上“緊箍咒”
2016-01-25 10:44:25?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三明1月25日訊(通訊員 陳莉)據悉,乘火車逃票將被納入社會失信記錄,嚴重失信當事人將被聯合懲戒,失信記錄將提供給社會信用機構,失信人出行、信貸等社會活動將受到制約。 2016年春運在超級“寒潮”伴隨下,已經拉開帷幕。春運年年有,今年卻不同,今年國家交通運輸、鐵路、民航、公安等部門將聯手打擊失信行為,打造“誠信春運”。誠信乃是人之待人接物的根本,無信者將無立足之地。筆者認為 “誠信春運”為失信行為戴上“緊箍咒”,更全面體現國家以人為本的情懷上。 孟子云: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信是每個人安身立命之根本!特別是在當前我國大力提倡誠信建設的時代,誠信象征著高度文明和高品質的生活,培養誠信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被民眾所推崇和重視。不講誠信一旦被納入社會誠信系統,將會影響到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出國會遭到拒簽,貸款會被拒絕,無法辦理個人信用卡,不能貸款買房買車等等,將來被納入誠信體系的內容還將會更多。因此,不講誠信也會讓我們付出巨大的代價。 今年春運將誠信出行納入機制,是給每個人頭頂帶上的“緊箍咒”,約束自己的言行,營造履約踐諾、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更旨在凈化旅途,掃清民眾春運路上的絆腳石。在春運供需不平衡的環境里,出現諸如逃票、倒票,公路超員、超速等行為我們早已司空見慣,這從一定程度上直接損害著旅客的切身權益。國家發改委此次能夠把信用建設當成春運重點工作來抓,也可以說是推動社會誠信建設的一場“及時雨”。 若要打造“誠信信用”,更好的讓失信者能夠感覺到如戴“緊箍咒“般的痛楚,除了對失信者懲罰性的措施,還需加大思想道德教育、社會輿論引導,將道德的柔性規范與制度的剛性約束得到有機結合。而且“誠信春運”并非一家之責,交通運輸部門、政府職能機構和旅客本身都應該提高認識,政府雖身負加大監管、明確制度之責,旅客的潔身自好才是根本杜絕失信行為的根源和目的。 老子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2016年春運回家路,無論我們的歸家的心多么急切,無論前方旅途多么遙遠,都請把誠信放在心里,讓大家聯起手來營造出一個誠信文明的出行環境,萬萬不可為自己的失信行為戴上“緊箍咒”。 ?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