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對接簽約儀式 東南網4月11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蒯震軍 詹鐵笛 文/圖)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縣域重點產業鏈“四鏈”融合和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4月10日,福建省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生物醫藥產業“四鏈”融合暨醫企“手拉手”(三明站)對接活動在明溪舉辦,50多家醫療衛生機構、醫藥企業等130余名代表參會。現場促成南方制藥、匯天生物、廈門中藥廠等10家企業、5個項目達成供需合作意向,簽約金額超1億元,有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 此次活動通過政策解讀、項目對接、互動交流與實地考察等形式多維聯動,搭建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醫療衛生機構、企業“面對面”溝通交流的平臺,有效推進政醫企協深度融合,受到我省醫藥企業和醫療衛生機構的廣泛好評。 以會為橋,搭建資源對接平臺,三明市不斷推動產業集聚與創新。近年來,三明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和老區蘇區政策優勢,以“四鏈”融合為抓手,已初步形成“化學藥+中藥”雙鏈驅動,醫療器械、醫美健康等協同發展的“兩鏈+多點”產業格局,是全國最大的紫杉烷類化合物生產基地、全球含氟醫藥中間體重要供應基地;草珊瑚、黃精、虎杖、建蓮、薏米、葛根等6個品種種植基地通過國家中藥協會評審認定為“優質道地藥材基地”。數據顯示,2024年三明規上醫藥企業營收占福建省的18.7%,居全省第二位。 據悉,為助推三明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三明創新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重點項目庫,對重點項目實施“月度調度+專班服務”,推動19個市級重點項目(10個在建、9個謀劃)納入清單化管理,截至目前,累計完成總投資4.08億元。其中,南方制藥綠色原料藥及CMO生產建設項目、醫藥中間體及含氟醫用材料生產項目等5個項目已實現試生產,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延伸。 聚焦技改升級增效,通過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實施生產線改造項目16個,固定資產投資6.1億元,推動科宏生物褪黑素和硫辛酸生產線、海西聯合藥業含氟吸入式麻醉制劑生產線等技改項目實現產能倍增。 創新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三明市推動創新鏈合作,進一步推動南方制藥與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紫杉園與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天泰制藥與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聯合開展創新技術工藝研究及產業化合作,加速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精準的招商策略為生物醫藥產業鏈優化和升級注入新活力。三明市梳理完善全市化藥、中藥、醫療器械3大領域產業鏈招商圖譜。2024年以來,與培力農本方、寧波酶賽生物等企業簽約中式滋養藥食同源產研一體化、醫藥原料藥及重要中間體的綠色酶法生產等11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1億元,目前瑞博奧2-脫氧-D核糖及衍生物(核酸藥物原料)生產等6個項目落地。 推動供應鏈合作,開展滬明生物醫藥“手拉手”對接活動,促成上海藥渡數據與匯天藥業就痛血康產品在湖北、浙江等四省銷售業務開展合作洽談,2024年痛血康膠囊銷售額突破6400萬元;南方制藥全資子公司沃林生物和安徽亳藥千草國藥公司就石斛系列藥食同源產品建立供應合作;同步推動七氟烷吸入式制劑納入三明采購聯盟藥械聯合限價采購目錄。 三明市將持續重點抓好產業龍頭培育、項目建設、項目招引等,充分發揮生物醫藥產業工作專班及招商專班的作用,合力推動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力爭生物醫藥產業到2030年實現產值超240億元,奮力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