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加大礦區生態環境恢復力度 已投資近億元
2016-05-31 10:34:48蘇詩苗 顏全飚?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王嬌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丁首棋是大田縣前坪鄉川石村土生土長的村民,他很留意村里每一點新變化。5月26日,他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說,今年雨水多,礦山水土流失治理區域長出了一片片新綠,村子里飛翔的鳥兒多了,更讓人欣喜的是,村子周邊的山溪里,一度不見蹤影的水生野生動物又回來了。 ?大田縣前坪鄉是個老礦區,已探明的礦種有鐵礦、鉛鋅礦等10多種,開采歷史悠久,史料記載明清時期就開始開采,上世紀80、90年代,大型機械進入礦區,礦產資源開發帶動了鄉域經濟發展,也造成了嚴重的山林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陳恩武是村里的老書記,他記得早年村里開礦用人工,“小洞里有大洞”,后來改成了露天機械開采,那情形就大不一樣了,機械進山,“開膛破肚”,山村四處殘溝深豁。一位村民說:“每天一大早起床開窗,看到對面山上的坑溝,心情都壞了。” ?這幾年,礦產品市場低迷,礦山進入“休養期”。大田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發展戰略,積極爭取省市國土、紀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不斷加大礦區生態環境恢復力度,僅川石礦區就實施水土流失治理項目3期,已投資近億元,完成南坑思腳坪、林坑等多個治理工程項目,目前還有多個治理工程項目正加快實施中,治理區域面積近3平方公里。這些工程通過坡面平整、截排水、植草種樹復綠,將工程和生物措施緊密結合,建成蓄水池、沉淀池、消力池、排洪溝、急流槽等,布施客土,種上喬木,播植綠草。其中,思腳坪礦山治理項目就栽植馬尾松1.9萬株、柳杉1.9萬株,共噴播草籽14.6萬平方米。 ?搶占“休養期”,前坪老礦區給青山綠水“讓利”,縣鄉先后關停了多座采礦證尚未到期的礦山,有的礦山則采取邊關停邊治理的辦法,讓礦區生態恢復元氣,進而良性循環。川石礦區公園是項目的一部分,由原礦區排土場建造而成,這里原來是一個大山溝,被作為礦區的棄土場,十幾年來漫天揚塵,濁水沖流。近兩年來,前坪鄉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建攔砂壩,平整排土場,完善土建工程,種上了茶花、竹柏等名貴樹種,配備休閑設施,一座景色怡人的礦山公園應運而生,已成為村民每天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