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央紅軍村” 荷山村的紅色往事
2016-07-27 10:12:53肖首洲 樂小麗 胡俊?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紅軍亭 白馬峰上的紅軍大炮 沙縣富口荷山村,地處富口鎮西北部,平均海拔800多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是連接沙縣、明溪、將樂3縣的交通要道。 1934年,彭德懷司令員、楊尚昆政委率領中央紅軍東方軍駐扎在此,留下許多紅色遺址,現在是中央紅軍村。 7月5日,在荷山村村書記陳秉火的帶領下,我們走進荷山村,尋找荷山村當年的紅色往事。 ★紅軍亭 一進荷山村村口,左右兩座山高聳挺立,一為白馬墩,一為白馬峰。在新修的水泥村道旁,有一條寬不足一米的羊腸小道,也通往村里。 陳秉火介紹說,過去,這條羊腸小道是來去沙縣的必經之路。 陳秉火帶我們上了白馬墩,白馬墩上有座紅軍亭。陳秉火介紹說,紅軍剛到村里,就在這里用毛竹搭建一座崗哨。崗哨居高臨下,路口有點風吹草動都盡收眼底。 1984年,村里出資,全村村民投工投勞翻建了崗哨,命名為“紅軍亭”,以紀念當年紅軍留下的足跡。 另一側白馬峰上,有一個炮臺,三門大炮正對路口,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陳秉火聽爺爺說過,紅軍來之前,這里已有一門大炮,是村里用來防土匪的(這門大炮現保存在沙縣博物館)。紅軍進駐后,多設了兩門。 陳書記的爺爺陳能穩,是當年貧農團(后并入兒童團)團長,中央軍抵達荷山村時他才十幾歲。 一崗哨,一炮臺,成了荷山村堅固防守第一線。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