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千米高山造出“閩南的后花園”
2016-10-20 10:00:24林起煌 邱 悅 顏辰昱?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烏山頭建設生態農場,完善觀光設施,融入閩南“大旅游”。 烏山頭變綠山頭 烏山頭山海拔約1000米,重巒疊嶂,云霧繚繞。涂建文的生態農場就坐落在這里。成片的果林讓人眼前一亮,果樹下種著蔬菜瓜果,小雛雞滿山跑,好一派和諧的田園景象。 40歲的涂建文,總是笑瞇瞇的。到今年,他已在烏山頭上種了6年的果樹。 回鄉創業,烏山頭變綠山頭 涂建文是大田縣濟陽鄉高升村人,從小就在烏山頭腳下長大。早年,在廈門做建材生意,有了積蓄。2010年,看到外地人想來村里包地發展旅游業,他毅然放棄城里生活回到山里,在山上種樹,想打造一個“閩南的后花園”。 當時,山上亂石、雜草叢生,連路都沒有,涂建文和工人們一起刨出一條山路,開墾起荒地。山上沒水,他建了蓄水池,用來灌溉果樹。 開墾的荒地越來越多,涂建文賺來的錢都投了進去。一個山頭接著一個山頭,這里已是一個1000多畝的大農場,烏山頭也變成綠山頭,山間建起木屋、棧道、鵝卵石階梯,徜徉其中,心曠神怡,真是養生休閑的好地方。 生態種養,烏山頭土味香 涂建文回鄉的初衷是想為自己和廈門的50多位朋友建一個共同的菜園,能品嘗到真正的鄉土味道。最初,他設想兩年左右把農場整好,同時靜下心來調整一下心態。 涂建文搞農場一直堅守原則:不使用農藥化肥,不使用任何激素添加劑,與大自然合作,追求自然的“春華秋實”,不掠奪土地,不暴殄天物。 海拔高,山上的果樹苗長得慢,要五六年才能長成結果。最初,涂建文種的只是油茶樹。慢慢地,又引種楊梅、李、桃等,果園套種紅薯、生姜、西瓜、大白菜等,養了本地雞和山羊。 涂建文扎根大山,成為一名山野“菜園守望者”,一名深山里的生態農夫。 因為堅持不打農藥,農場的水果比山下水果個頭小些,但更安全更讓人放心,回頭客不少。不少游客還親自到山上去采摘,涂建文就象征性地收點費用。農場的本地雞和土雞蛋也供不應求。 這些年,他投入好幾百萬元資金,政府部門也多有扶持。然而,收益只夠維持農場日常運作,遠不能回本。不少人勸他收山。但涂建文不改初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