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千米高山造出“閩南的后花園”
2016-10-20 10:00:24林起煌 邱 悅 顏辰昱?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創新模式,拓展銷路精準幫扶 回鄉創業,涂建文也想幫助依然貧困的鄉親尋找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他建起“烏山頭農民創業園”,召集村里農戶按“自給自足”的傳統模式生產,嚴格執行統一的生產標準,絕不使用農藥化肥,同時建設冷庫和種苗生產中心,直接與廈門、泉州、廣州等城市的市場對接。 他還建立“陽光三農計劃”的模式對接市場:單個農戶與多個城市家庭直接對接,按訂單生產;多個農戶聯合為單個機構客戶訂單生產。 現在,涂建文與廈門海滄區的金潛花小區合作,開通城市電話訂購土特產的服務。前一天晚上12時前電話訂購下單,第二天早上即刻發貨并送達,在小區內還設有售后服務點,實現了農場至餐桌的無縫對接。 同時,他創新銷售模式,與廈門搏芮投資集團、煉金師影業公司等合作,劃分基地,將地上產品作為公司給客戶、給朋友的伴手禮。公司成員不定期會下鄉來做客,查看基地產品種植情況,保證能送出健康綠色的伴手禮;農場受到公司的監督,產生自我約束力,生產無公害產品,同時找到銷路,一舉兩得。 農場建設還解決了當地農戶的就業問題。農場常年用工100余人,其中就有高升村和隔壁上豐村的特困戶。農場雇用特困戶務工,使他們改善了生活。對年長或者不方便出工的貧困戶,則買進豬崽,委托其養殖,這樣既精準扶貧,又保證了舌尖上的安全。每年年末,涂建文以每公斤高出市場價1元的價格收購農家豬。這種靈活的精準扶貧方式,受到縣、鄉政府的贊賞。 涂建文說,未來,烏山頭農場網上預約農產品的功能將會上線,還將開發中藥材、姑娘果、有機米、黃花菜等,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展民宿,催生烏山頭生態游 雙休日都有成批游客到烏山頭旅游,不少人到農場都會帶點“山貨”回去。 烏山頭生態農場位于永春、德化、大田三縣交界處,冬冷夏涼,病蟲害少,尤其適合冬季看雪,春季觀花,夏季乘涼,秋季摘果的參與互動式旅游。項目距泉三高速吳山出口僅12公里,距下洋出口僅8公里,距212、306省道僅3-5公里。涂建文計劃自行修建景區標準公路,連接高速公路與省道公路,融入閩南“大旅游”。現在,廈門、石獅、晉江等地的職業學校把這里作為學生實踐基地,每年都會組織學生開展戶外夏令營或者科普宣傳等活動。 涂建文用心運作烏山頭農業休閑觀光有限公司,積極發展民宿,完善木屋、停車場、步道、水泥路、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礎設施。目前這里已具備同時接待70-80人的能力,項目集“游、賞、摘、食、帶”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來。 公司還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吸引周邊5000多畝私人林地以林權入股,既提高現有山體的森林覆蓋率,保護生態環境,又能提供就業崗位,帶動農戶共同致富,創造就業崗位100個。公司通過種植鐵皮石斛、杜仲、金線蓮、油茶及養殖、旅游業,可實現年收入5800萬元,通過立體農業經營、休閑旅游,烏山頭正變成金山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