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候鳥”老人遷徙記
2017-01-16 10:31:45盧素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有序的進站口 家,是心中那盞永遠不滅的燈。每年春節,從北方到南方,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內陸,忙碌了一年的人們背起行囊,拖家帶口,水、陸、空多種交通方式并用,趕去那個心中最溫暖的地方。 在2017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記者追隨返鄉人們的匆匆腳步,記錄下人們回家路上的故事。 遷徙的老人和孩子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得回家過年,想家人,想得很。”2017年春運首日,在三明北站進站口一隅,山東老漢王云義披著泛黃的迷彩舊外套,抽著煙,坐在一包行李上。他的身旁,堆放著大大小小十幾件行李。 王云義今年52歲,山東濟寧人。2016年春節后,他攜同幾位老鄉出省務工。“有天老宋來電話,說這里有活兒,50幾歲的工人也要,我們就一起過來了。”去年9月,偶然得知南三龍鐵路三明路段招工,待遇不錯,他便與另6位老鄉輾轉到此。時間一晃,一年又過去了。 王云義告訴記者,自己的大女兒嫁人了,兒子兒媳都在北京務工,大部分時間里,一家6口難得相聚。“最想什么?想老伴兒,想孫子,想吃山東饅頭。”他低著頭拍著行李對記者說。 “中鐵十六局給我們買的票是14號的,我們等不及,下午趕過來換票。”說話的,就是老宋。與王云義的憨厚不同,老宋看起來頗精明。 “我們想早點回家,如果換不來今天的票,就把行李搬回工地,明天再來。”老宋說,他們7人中,年齡最小的也已經47歲,用的手機都是“老古董”,沒人懂得網上購票。 “我們換到了傍晚6點28分三明北到徐州的票,不是動車,比較便宜,148.5元,想省點錢。”老宋把那張車次為“K68”的車票緊緊拽在手心,說,如果全程動車,得花費近500元,太貴。車雖然慢,但熬過一個通宵,就能省出300來塊,劃算!“從徐州再轉一趟2小時的班車就能到濟寧了。” 老宋說,家鄉不富裕,多數人二十出頭就外出務工,他也是其中一位。如今,自己已經五十出頭。“年后還得出來,很多工地不用超過55歲的工人,我得抓緊多賺點。”老宋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出嫁,小女兒才14歲,正上初中。“娃成績不錯,說不定以后還得上大學。”老宋滿眼期盼。 “中國人就得回家過年,不管有錢沒錢,哪怕出門才一二十天,年到了,就得回去,家里人都等著咧。”老宋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