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民居該怎樣繃緊“抗震設防”之弦
2017-05-10 09:38:36林芳芳 盧素平?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依山建房潛伏著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隱患 ■選址:安家需要把的第一關 青磚小瓦馬頭墻,灌木回廊繡閣藏。如今,走進三元區莘口鎮樓源上劇頭新村,整齊劃一的徽派建筑,別有一番風情。鄧慶長就住在那。 鄧慶長是三元區莘口鎮小湖自然村村民,三年前,他搬進了莘口鎮樓源上劇頭新村。他說,愿意搬來,“安全、舒適”是最主要的原因。村里人都說這里平,地質穩定,不容易出現滑坡、塌陷等地質災害,而且房子質量肯定比之前自己蓋的好。 “以前村民蓋房大多順勢而建,或者看風水選址,建筑分散,嚴格說起來,可能連安全標準都達不到,更談不上抗震。”莘口鎮樓源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姜先泉說。 “房屋選址沒選好,即使沒發生地震,遇上其他災害,房子也容易坍塌。”莘口鎮村建站站長鄧裳健介紹,去年雨季,樓源村一處靠山邊無人居住的老房,因為山坡上泥沙俱下,排水系統被堵,導致土墻泡水時間過長,房屋倒塌。 那么農村新建民居選址應該注意什么呢? 三元區住建局陳遜清副總工介紹,建房場地應首選地勢開闊、地形平坦、土層堅硬均勻密實的場地,盡量避開江、河、湖、溝切割的陡坡、山脊、山腳、舊河道魚塘及河流拐彎處等。當建房場址不得不選擇在靠山或沿河地帶時,應該查看后山的地形:當后山斜坡為圈椅狀地形時,通常是古老滑坡分布區;當形成類似“大肚子”的凸起地形時,發生滑坡的危險比較大。避免直接坐落在溝谷口。當位于溝邊時,應該設置在一定高度的斜坡上。位于岸邊時,應注意水位高度,避免洪水掏空斜坡形成滑塌等災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