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援非醫生:無影燈下的人間大愛
2017-07-18 09:48:59賴全平 黃浩?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6月底,中國第14批援助博茨瓦納醫療隊結束兩年的援非使命,回到故鄉。這批“白衣天使”中就有市第一醫院辜建明、市第二醫院陳明升、范婷婷夫婦,永安市立醫院何利勇、寧化縣醫院葉振華、大田縣中醫院黃克淪等6位我市醫務人員。 “主刀 400多臺手術,接診3700多名患者……”7月10日,談起兩年的援非歲月,寧化縣醫院骨外科副主任醫師葉根華坦言,工作雖然辛苦,但過得很充實很快樂。 2015年6月,葉根華遠赴博茨瓦納,開展國際醫療援助。當地轉診醫院只有弗朗西斯敦的仰加圭醫院和首都哈博羅內的公主瑪麗娜醫院,醫療設備大多是上世紀80年代引進的,醫療技術相對落后。葉根華被分配到仰加奎轉診醫院的骨科,因醫務人員緊缺,原定一個月的適應期被迫取消,第二天他就正式值班了。 2015年8月,一名28歲的女患者右小腿長有腫塊,醫生建議截肢治療,患者黯然離開。一年后,患者右小腿上的腫塊猶如拳頭般大,醫生建議立即接受截肢手術。面臨截肢,患者十分緊張與害怕,舉棋不定。葉根華察看患者CT,發現患者腘窩、腹股溝未觸及淋巴結,極有可能是良性腫瘤。他力排眾議,親自操刀切除腫瘤,盡最大程度保住患者右小腿。分離脛后動脈與神經,是手術中的最大難點。經過3個多小時緊張手術,葉根華憑借精湛的技術,成功切除腫瘤,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右小腿完好無損。 博茨瓦納患者患有艾滋病、結核病的比例很高,門診艾滋病患者發病率約占40%,入院患者高達60%。2016年3月,69歲的女患者因脛骨平臺骨折進院治療。手術中,葉根華在使用骨折固定材料克氏針時不慎刺破食指,同事都勸他先處理好傷口再手術,但他認為手術不能中途而止,毅然堅持做完手術。術后患者雖檢查為陰性,但也可能正處于艾滋病潛伏期,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為防止感染艾滋病,葉根華連服五天抗病毒藥物拉米呋叮,時常頭暈、惡心,伴有醉酒幻覺。因三個月后才能檢查是否感染艾滋病,葉根華在惶恐不安中度過了這漫長的三個月,還好,檢查結果是陰性,真是有驚無險,虛驚一場。 由于條件限制,術中無透視可用,葉根華憑借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順利完成四肢骨折與脫位手法復位、內固定及外支架固定、慢性骨髓炎治療、復雜手外傷清創等各類常規手術。他為一名右側腕部掌側外傷,多達十根肌腱斷裂的患者進行肌腱血管縫合術,愈后良好,深受患者好評。 當地網絡信號不穩定,網速慢,與國內有6小時的時差,葉根華能聯系上家人的機會并不多,與家人視頻聊天成為他最幸福的時刻。由于氣候干燥,蔬菜稀缺,葉根華就自己開墾菜園,種植蔬菜瓜果。業余時間,他愛打打球,學習專業知識,也常通過電視自學英語口語。 “博茨瓦納雖然實行免費醫療,但患者的醫療機會并不多,甚至要等上兩年,有些早期癌癥便會拖到晚期,痛失治療良機。”葉根華感慨道,援非歲月成為他人生旅途中精彩的一程,大愛無疆,如果有機會,他還會參加國際醫療援助工作,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