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全面實行殘疾人輔具補貼制度
2017-08-30 09:20:40陳亮 羅鳴灶?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讓更多殘疾人聽見、看見、走得了 東南網8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亮 通訊員 羅鳴灶)適配各類輔具10906件,投入補助資金614萬元,受益殘疾人8145人……在全省率先全面實行輔具補貼制度以來,三明市以“一條龍、一站式”服務,為有輔具需求的殘疾人架起了一座座暖心橋。 創新機制,輔具補貼全覆蓋 對于殘疾人來說,一件合適的輔助器具就像眼睛、耳朵、腿,可以使他們看得更清楚,聽得更清晰,行動更方便,生活更有尊嚴。 今年3月3日是全國第18個“愛耳日”。當天,將樂縣殘聯、縣醫院等工作人員來到白蓮鎮,開展“愛耳日”宣傳活動。 老湯家住白蓮鎮墈厚村,從小就有聽力障礙,雖然家人幫他配了助聽器,但效果不理想。得知當天鎮上有輔具適配活動,老湯一早就來到活動現場。經縣醫院五官科醫生現場鑒定,老湯屬于聽力2級殘疾,醫生為他配戴了一款價值近2000元的新助聽器。 “戴上這個助聽器后,聽人說話清楚多了。以前覺得太貴,買不起,這次真的優惠很多。”老湯說,按照補貼標準,他只需自付金額400元。 “原來殘疾人輔具實行全免費配送,因為數量有限、覆蓋面相對窄,難免存在享受政策不均衡、不公平等問題。”三明市殘聯副理事長陳建堯說。 如何把好事辦好?自2015年起,三明市殘聯在全省率先探索殘疾人輔具補貼制度,把所有有輔具需求的殘疾人納入補助對象,按不同標準給予補貼。 根據三明市《殘疾人基本型輔具適配補貼辦法》,對持證殘疾人在適配補貼目錄內的輔具,價格300元以內的全額補貼,高于300元的輔具個人支付30%,低保戶殘疾人和0至6歲殘疾兒童全額補貼。為了推進輔具補貼規范化操作,三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補貼辦法》,相繼出臺了5個文件和一系列配套制度,簡化審批、報銷程序,優化評估、適配環節。 各方參與,輔具服務多元化 據三明市殘聯輔具中心主任柯七妹介紹,原先的輔具全免費配送受益面不廣,而且殘疾人缺乏自主選擇權。輔具適配補貼不僅惠及全市所有有需求的殘疾人,還提高了適配的及時性和靈活性。 為落實補貼制度,讓殘疾人及時受益,三明市殘聯印制各類宣傳材料,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并通過電視、報紙、網絡、手機短信等形式,廣泛開展補貼制度宣傳。同時,全市各級殘聯還發動駐村干部、村干部、村聯絡員等,開展入戶宣傳,盡可能讓補貼制度家喻戶曉。 殘疾人如何自主選擇輔具?市殘聯面向社會購買服務,凡是有資質的專業機構都可以參與殘疾人輔具適配,有輔具需求的殘疾人可以自主選擇服務機構,讓專業的機構、專業的人員,為殘疾人提供專業的輔具適配服務。 為滿足殘疾人的輔具需求,三明市不斷細化補貼目錄,輔具補貼種類由30種增加到目前的48種。 “原來擔心可能會出現輔具需求暴漲、資金難保障等問題,實際情況是輔具配送的數量大大增加了,但支出并沒有上升太多。”柯七妹說。 數據顯示,去年三明全市輔具配送數量比未實行補貼制度前多2056件,但僅多支出10.09萬元。輔具服務資源也得到進一步優化。“輔具補貼制度推動了社會輔具服務市場發展,提高了殘疾人愛惜輔具的意識,從機制上解決了輔具重復配置、閑置等浪費資源的問題。”陳建堯說。 整鄉推進,靠前服務暖人心 為了提高受益面,三明市采取整鄉推進辦法,讓更多殘疾人享受政策紅利。 去年11月27日,寧化縣殘聯組織相關單位工作人員走進安遠鎮,發放輔具補貼宣傳單,普及輔具知識。工作人員現場采集殘疾人信息,指導填寫審批表,為殘疾人辦證,發放補貼,縣醫院和安遠衛生院醫生開展殘疾等級評定,為殘疾人適配輔具。當天,工作人員現場進行殘疾評定40多人,適配輔具28件。 安遠鎮開展的這次活動,是三明整鄉推進殘疾人輔具適配的一個縮影。“通過現場開展‘一條龍、一站式’服務,解決了居住在偏遠山區的殘疾人,因交通、行動不便帶來的輔具適配不及時、不到位問題,真正做到讓殘疾人少跑路、不跑路。”柯七妹說。 對一些行動不便、不能參與現場評定的殘疾人,各縣(市、區)殘聯還組織專業人員,開展上門服務。 整鄉推進活動取得明顯效果,今年上半年,全市適配輔具2132件,發放補助資金202.1萬元。眼下,三明已有47個鄉(鎮)完成輔具適配整鄉推進,目前,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