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走出三明樣本
2017-09-26 09:26:25項裕興 羅鳴灶?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肖曉敏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9月26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項裕興 通訊員 羅鳴灶 沙溪河穿城而過,三明市區景色宜人。 周志鴻 攝 福建金森公司“智慧林業”的無人機正在進行外業調查。沙觀球 攝 將樂醫改鄉村一體化,藥品“零差率”。 沙觀球 攝 三明機場忙中有序。 林文斌 攝 “我們村有178戶,去年10月開展‘福林貸’試點后,有一半以上的村民從銀行拿到了貸款,總額800多萬元。”在三明市梅列區洋溪鎮飽飯坑村,郁郁蔥蔥的竹山連綿起伏,村主任鄧毓權說,有了銀行貸款,村民可以更好地發展林業生產。 開展“福林貸”試點,是三明市持續深化林改濃墨重彩的一筆。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堅持把改革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任務、加快轉型發展的根本動力來抓,認真謀劃,精心研究,林改、醫改、金改、園區企業資產按揭貸款等各項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鏗鏘有力的前進步伐奏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強音。 先行先試,深化改革不停息 三明的發展始終與改革相伴相隨、相互促進,改革的基因一直在三明這片紅土地上傳承。 近年來,三明市通過持續探索林改、醫改、金改、園區企業資產按揭貸款等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動力、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小勝即滿,更不能停滯不前,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才能改出成效、取得長效。 三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走在全國前列,但長期以來,因為擔保難、抵押難等困擾,銀行信貸支持林業發展收效甚微。 2014年,三明在全國率先推出15年至30年期的林權按揭貸款,解決了林業大戶貸款問題。2015年,三明推出林權抵押貸款新產品“支貸寶”,林農能夠以所要購買的林地作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解決了林權流轉中買方資金不足和變更登記過程可能出現糾紛等問題。 金融助力,沉睡的山林資產變資金。然而,當地90%以上山林林權分散在林農手中,因為林權小額分散,銀行監管、處置難,致使目前林權貸款授信集中在國有林場與林業大戶手中。 如何進一步盤活一家一戶的零星分散林業資源?去年9月,三明市政府與三明農商銀行合作推出“福林貸”,有效解決了分散林權貸款難題。 改革從來都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創新普惠制林業金融產品,只是三明市先行先試、持續深化改革的一個縮影。 從2012年開始,三明市以22家縣級以上公立醫院為重點推動醫改工作,得到了中央肯定、省里支持和群眾擁護,醫改經驗在全國推廣。今年初以來,三明市進一步探索改革新路徑,以組建緊密型醫聯體為載體,以實施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為切入點,推行“全民健康四級共保”工程,推動醫改工作再深化、再出發。 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三明市積極對接省上幫扶政策,結合本地實際,在現有金融產品基礎上加大創新力度,園區企業資產按揭貸款深受企業歡迎,初顯成效。 …… 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三明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結號越吹越響,一項項改革猶如春花競放,此起彼伏,引人注目。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