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潭西湖紅糖的古法制作
東南網三明12月9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見習記者 蔡曉卿)為進一步推進將樂縣生態旅游,宣傳紅糖文化,集聚紅糖產業,提升紅糖品牌,全面打造將樂紅糖知名度。2017年12月9日,由黃潭鎮人民政府主辦的將樂第二屆“歡聚一糖”西湖紅糖熬制體驗活動火熱舉辦。
12月的黃潭,百畝耕地,甘蔗連綿成片,滿目豐收景。活動當天,來自福州、廈門等地的游客400余人,共同參與活動,砍甘蔗、榨蔗汁、啃甘蔗、熬紅糖、打糍粑……豐富多樣的活動讓游客體驗了千年古法制糖的獨特魅力,共享鄉村游玩的無窮樂趣。

啃甘蔗比賽現場
游客蔡女士帶著8歲兒子來參加黃潭的紅糖熬制體驗活動,她表示,帶孩子來這可以增加鍛煉機會,多些戶外體驗。游客陳女士一家表示,原來對紅糖熬制也不太了解,今天來現場體驗,看甘蔗一步步地變成紅糖,感覺很奇妙。

今年黃潭將傳統熬糖文化與互聯網新模式相融合,進行了網絡直播
與往年紅糖節不同,今年黃潭將傳統熬糖文化與互聯網新模式相融合,進行了網絡直播,線上由東南網創建了全程探尋將樂西湖(古法)紅糖熬制的直播間,美女主播向天南海北的網友講解了西湖紅糖的古法制作,從砍甘蔗、榨甘蔗、熬紅糖、曬紅糖……每一個步驟都是對古法技藝的匠心傳承。在活動直播中,以視頻、圖文等方式,帶網友直擊現場,用生動的畫面和直觀的感受,讓廣大網民“身臨其境”。短短一個半小時,創下了36萬人次的在線觀看記錄,網友互動熱烈。
?

砍甘蔗
據說,黃潭便由“皇糖”諧音而得名。新中國初期,黃潭制糖業漸漸興盛,“五七農場”的知青曾在西湖村辦起了糖廠,西湖紅糖暢銷國內,享譽八方。現如今,西湖紅糖通過電商上網銷售,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已成為國內外游客到中國深呼吸第一城將樂,候鳥旅居、森林康養的首選綠色保健品。

榨甘蔗
據了解,黃潭鎮種植甘蔗300畝,預計生產紅糖15萬公斤,產值600萬元。其中,16戶貧困戶種植甘蔗14.9畝,預計可產紅糖7500公斤,戶均增收1.2萬元。手工紅糖已經成為村民一項脫貧致富的“甜蜜事業”。

游客品嘗手工糍粑
黃潭一年一度的紅糖節盛會,已經成為展示將樂形象、彰顯西湖紅糖魅力的盛會。借助紅糖節,黃潭將進一步助推紅糖產業發展,促進黃潭旅游、經濟的發展。黃潭鎮將紅糖產業發展成為集生態種植、旅游觀光、文化品牌于一體的“三維立體”產業,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福建省營養師協會理事祝發西老師現場教大家古法熬制紅糖與赤砂糖的區別

各類紅糖產品受歡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