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省接力 八旬老人回到離別48年的故鄉
2017-12-25 10:33:34江月蘭?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曉卿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離家48載,八旬老人思鄉情切 兩省接力,飄零游子得償夙愿 ●三明日報明溪記者站 江月蘭 文/圖 “我現在住于都縣橋頭鄉福利院,這里的生活條件很好!請替我感謝明溪的干部?!?2月15日,81歲的李遠練老人在電話中開心地告訴記者。 電話那頭,橋頭鄉民政所劉所長還帶來了好消息:“這兩天,我們正在與有關部門對接,準備幫他恢復戶籍?!?/p> 3天前,李遠練老人在明溪縣干部群眾的幫助下,回到了離別48年的故鄉——江西省于都縣橋頭鄉東山村。 異鄉謀生路眾人來相助 13日上午8:00,記者隨明溪縣蓋洋鎮常坪村民政協管員曾旗平走進明溪縣民政救助站,看到一位老人正在大廳里吃著面條,在他的身旁放著4個裝滿東西的蛇皮袋。 曾旗平告訴記者,那就是他們的受助對象李遠練。李遠練告訴記者,他出生于1937年2月,是江西省于都縣橋頭鄉東山村人,沒有結過婚,無子女。1970年,他到了將樂縣白蓮鄉龍棲山村,以打鐵謀生。 采訪中,他掏出了一張發黃的字條給記者看。那是一張他于1971年向龍棲山村申請加入戶籍的報告,他說由于當時手續不全,沒有辦理成功,直到現在,他都沒戶籍。 “2005年冬至那一天,我從龍棲山村來到了常坪村,好心的村民把舊房子給我住?!崩钸h練說。 將樂縣龍棲山村與常坪村只有一山之隔,但卻有10多公里遠。 為何來到常坪村?老人說,常坪村每五天有一個圩天,為了方便賣鐵器?,F在年齡大了,體力一天不如一天。近幾年,來村里趕圩的人越來越少,買鐵器的人也少了,收入大不如前。他十分渴望能回家鄉,但是年齡這么大了,家鄉沒有親人,擔心回到家鄉也沒法維持生活。 李遠練聽力不太好,說著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幸好他識字,采訪中,記者時不時通過書寫對話。 兩省齊接力共圓回鄉夢 “李遠練很善良,村里人都很同情他。每戶村民家請客,都會免費請他去吃飯,還會把剩的菜打包一份送給他?!痹炱秸f。 曾旗平家住明溪城關,12月6日,他回村里喝喜酒,正好看到老人,便與他聊天,了解了一些老人的情況。當天,村民謝庭軒提議,能否幫助老人尋找家鄉親人。于是,常坪村支書余金根隨即組織召開村委會,經過商議,決定讓曾旗平負責聯絡老人尋找親人一事。 12月7日,曾旗平與村主任羅火長入戶與老人交流,收集老人的姓名、出生年月、家鄉住址及親人姓名等基本信息。第二天,曾旗平到蓋洋鎮派出所請戶籍警幫忙查閱老人的戶籍信息,但是查無此人。 12月12日上午,曾旗平找到了縣民政救助站站長謝正良,請他幫忙與于都縣橋頭鄉聯系。 “我們聯系了于都縣橋頭鄉民政所,劉所長告訴我們,當地派出所也查不到老人的信息。但是經過村干部確認,老人的確是東山村的。雙方商定,于13日送老人回江西省于都縣橋頭鄉?!敝x正良說。 12日下午,曾旗平向村支書余金根匯報了聯系結果,村主任羅火長把好消息告訴了李遠練。 “終于可以回家鄉了!”李遠練高興得合不攏嘴,并急忙起身收拾行李。 與此同時,曾旗平開車回到了常坪村,帶上李遠練和他的行李,把他送到了縣民政救助站。謝正良把老人安頓好后,立即安排車輛,讓副站長李程有于第二天護送老人回鄉。 13日上午,在老人臨行前,救助站站長謝正良的家人匆匆趕來,為老人送上了兩個嶄新的行李袋,夫妻倆幫老人把行李裝進了新袋子里。 馬上就要回家鄉了!李遠練雙手合掌,面對眼前的三位熱心人深深地鞠了幾個躬,并不停地說著“謝謝”。 車子開動,老人與送行的人揮手道別,直至汽車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